夜读九江丨(散文苑)三亚·岛之恋

7月22日 19时 阅读 29571

image.png

三亚·岛之恋

■ 刘 力

去三亚过冬,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总难以成行,如今退休了,终于等到了心愿实现的时候。人在飞机上,心已至三亚,眼中幻出美景,阳光、沙滩、海浪交织,着单衣在海边嬉水的人们尽情享受大自然温柔的馈赠。伴着海岛冬日的暖阳,我携夫人融入熙攘人群,走进天涯海角、蜈支洲岛、分界洲岛、西岛,去拥抱美丽三亚的全部。

天涯不无垠,海岛不遥远。走进天涯海角,霎时便汇入了海滩蜂拥的人流,海风裹挟着大海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洗尽旅途尘埃。我们换上刚买的椰风岛服和拖鞋,沿着蜿蜒的海岸线漫步。细沙如粉,在阳光下闪烁金色的光芒,又在足底温柔流淌,宛如漫步云端。跟着众人迎着海浪嬉水,阵阵叫喊声满含着兴奋与刺激。极目远眺,大海无边无际,水天一色,融为一体,已让我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那首歌突然就从心中迸发出来,“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海南岛上春风暖,随你飘到千里外……”

景区最引人注目的,显然是那些千姿百态相依相偎的巨石,还有巨石上刻着的“天涯”和“海角”,巨石与题字既雄劲夺目,又显得纤柔动人。岁月的海浪冲刷,未能磨灭它们的傲然。我抚摸着石上凹凸的纹路,似能触到涨潮落汐的韵律。无怪乎游客不管多远都要到这里看石头,在天涯海角前留下自己的身影,因为它不仅是地理坐标的终点,更是人们心灵的寄托。

乘渡轮登上蜈支洲岛,我们似入梦幻之境。岛上沙滩洁白,海水清澈,郁郁葱葱的热带植被布满四周,如走进诗画的世界。我和夫人直奔岛中心,或走在沙滩上,或沿海边栈道前行,脚下是波光蔚蓝的海水,甚至能觅见五彩鱼儿在珊瑚礁间穿梭嬉戏。这里又称情人岛,岛上的建筑与陈设充满了浪漫色彩。白色的灯塔在海天映衬下分外耀眼,它不仅是船只的导引,更是爱的航标,盛满了爱的因子。许多情侣在这里定下终身,让海岛见证美丽的爱情。我与夫人半躺在沙滩椅上,眼中是高耸的椰树,耳边是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海风轻轻拂过脸庞,我尽情吸吮别具风味的空气,心中满是宁静与惬意。

分界洲岛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海南南北气候在这里分界。岛上的森林栖息着各种珍稀的鸟类和兽类,有首歌唱的正是这个小岛,“大海边,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

我们沿着山间小径漫步,聆听鸟儿合奏的歌声,呼吸清新的海风,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海边满是潜水爱好者,他们身着装备匆匆投入大海的怀抱,探秘海底世界。考虑到年纪,我们不便探险,但看看图片,听听导游讲述海底故事,也别有乐趣。

我们乘车登上观景台,俯瞰整个海岛,一边是蔚蓝如碧的南海,另一边则是波澜壮阔的北部湾。两个不同的海域交会于此,气候不一。这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景观,一条让人寻觅的风景线。

此次,我们特意在西岛住了一夜。西岛是一个充满渔家风情的海岛,与其他岛相比,这里多了一份质朴和宁静。我们坐上民宿主人迎接的小电瓶车,不一会儿便见到了错落有致的渔家小院。在干净的民宿放好行李后,任主人准备次日的早餐,我们漫步在狭窄的小巷中。居民们舒心的笑声远远传来,海边码头的长路上,满是烧烤的吆喝声和隐隐约约的鱼香,好不诱人。顺着码头,我看到了当年红色娘子军操练的场所。这里如今已被辟为纪念馆,还有一处处老旧却鲜为人知的纪念地。

码头上停泊着众多渔船,渔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港湾便成了交易地、歇息地。这些渔船的船身被岁月染成了斑驳的颜色,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港口中还有用旧船开设的图书馆,藏书竟达数万册。用旧船开的小餐馆,生意比岸上还红火。随渔民走上一艘船,舱内是活蹦乱跳的鱼儿,船主抱起几十斤的大鱼,笑声先扑出船舱,脸上溢出的丰收喜悦足以感染任何人。

我们回到民宿,倚坐在阳台上。民宿的主人说,这些年,他们打渔开民宿双管齐下,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说着说着,他忍不住湿润了眼角。淳朴憨实的渔家风情,被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心中。

冬日里的海岛,随处都有温暖与美好。离岛时,我们依依不舍。那些海岛如悠扬乐章,吸引着上岛的客人,又如绚丽画卷,描绘着大自然的神奇。离开海岛,难免会生出些牵挂,会不由自主地问,不知何时与它再相逢。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