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讲述)一生侍弄竹篾的大伯

4月19日 19时 阅读 29232

大伯.jpg


一生侍弄竹篾的大伯

■ 时艳红


去年暑假,应嫂子邀请,我们去了一趟上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民俗纪念馆中的一尊雕像。那是一位沉浸在工作状态中的老人,右手拿着篾刀,左手抽出细长的竹条。看到雕像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大伯的身影。

听奶奶说,爷爷过世得早,大伯也就此辍学。俗话说,穷莫当长子。为养活家中的寡母和幼弟,大伯还未成家就担起养家的重担,去给别人当学徒,做篾匠。以前当学徒没有工钱,挨打挨骂也是常有的。我想大伯沉默寡言的性格应该是那时养成的。因过早从事繁重劳动,大伯发育不良,不仅身材矮小,还有严重的腰伤。他佝偻着身子做事时,就像一只正在收口的箩筐。大伯一生没有子嗣,不知是否和他年少时繁重的劳动有关。他待我们兄妹三人亲如己出。我们偶尔聊起他当学徒的事,他总是憨憨一笑说,都过去了的事,还提它干吗?大伯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侍弄竹篾。他用竹篾编织一个个竹篓、竹筐,也在用竹篾编织着自己平凡又简单的一生。他把自己的情感编织在内心深处,从不言说。就连我的父亲、他亲手抚养的弟弟去世时,他都没有流一滴泪,只是亲手编织了一对仙鹤放在我父亲的遗像前。直到满了总七,才和我父亲的其他遗物一起烧掉。

那年,村里要找个会算账的人,听说大伯学徒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记账,便把他叫去做个临时工。他这才放下了篾刀拿起了算盘,直到50岁退休。退休那年,村里书记和村主任来看望他,称赞他给村里做账20多年,没错过一笔账,还给他送了一本挂历和一个200元的红包。大伯把那本挂历看了又看。大妈说他真憨,像个孩子。

本以为大伯退休后能好好歇歇,谁知他又把篾匠手艺捡了起来。我们兄妹三人都极力反对,可我们不在家时他还是偷偷地做。我以为他重操旧业是因为没有零花钱,每次回去除了带些礼品,也偷偷塞给他一些零花钱。可大伯总以各种理由拒绝。有时,我强行扔下一些钱,他都如数交给大妈,叫大妈退给我。从大妈那里我才了解到,现在做篾匠的少了,周围的邻居扁担、粪箕之类的农具难买到,坏了更找不到人修补,便有人找到他,他才应了下来。

刚开始,大伯只在家里搞些修补,如有需要也做些简单农具。后来,因他的竹器做得好,名气也越来越大,于是搬到靠近路边的房子里。家里人笑他要当大老板了,他又憨憨一笑说,方便点。大伯的活多得做不完,钱却没挣到多少。大妈老说他“憨”。有次周末,我回去看他们,正好碰到有个老人拿着一个破箩来补。老人一进门就说:“我问了好几个人,他们都不愿给我补,师傅,你帮我补一下咯,我多给你两块钱,好吗?”我一看那个破箩就皱起了眉,破了一个大洞不说,还又旧又脏,修修补补费时费力还赚不了钱,怪不得别人都不愿补。可是大伯笑笑说:“老哥哥,我看看啊。”他仔细检查后说:“你过两天来拿吧。”“多少钱?”老人赶紧问道。“给5块钱就要得。”“好好,麻烦你了。”老人喜滋滋地走了。

大伯送走了老人家,就赶紧补箩。他熟练地破开一根竹子,把竹子均匀分成几根竹条。在篾刀的游走下,竹条被剖成又细又薄的竹丝。他把那只破箩夹在两腿之间,仔细地把破损部分一点一点地抠下来,直到所有的边缘变得光滑后,再抽出一根竹丝放进箩的内部,从破损处的下方往平行方向编织。编到差不多的位置,他折断竹丝,再换一根新竹丝在上方编织。编织时,大伯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手指灵巧地按压,仿佛在跳舞。在飞舞的竹丝中,丑陋的大洞终于闭上了血盆大口。我注意到每行收尾处,大伯总会把竹丝小心地按压到褶皱处,他说这样别人放东西时就不会扎着手。等把破箩修好后,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我抱怨说,接这样的活儿划不来。大伯抽着烟憨憨地说,反正没事。

别人都说大伯好憨,做篾匠辛苦不说,一有空就帮大妈忙里忙外,就连过年过节也不晓得歇。逢年过节别家的男人,要不坐在酒桌上喝得面红耳赤,要不在牌桌上鏖战,最不济的也是围在一起吹牛。可大伯却不同,他忙着扫地、添柴、烧水,忙些很多男人眼中应该女人做的事。有人私底下笑话他,说他不像个男人,可大伯并不在意。他说,家里的事,哪个有空,哪个就做,分什么男人女人。女人哪不是人?这一刻,我觉得大伯瘦小的身子就如他编织的箩筐一样,能装下五谷杂粮,装下旧衣破褂,装下烟火日常,也能装下日月星辰。这一切都出自他的爱,他爱他的生活,爱家人、邻里,他爱周遭的一切。

如今,大伯年纪越来越大,我们兄妹几个都劝他别做活计了,在家好好歇着。每次他都答应得好好的,可我们一上班,他就又开工了。今年正月初八,我特意从县城返回去探探情况。我把车停在老远的地方步行到大伯的店里,看见大伯的身边围着一群人。他们有的要做粪箕,有的要做大扁筐,还有的要修补。大伯笑着给他们一一登记,既要记录电话号码又要约定拿货的时间。交谈忙碌间,大伯一改过年时的沉默,容光焕发、精神抖擞。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孝顺,孝顺,孝不如顺。于是就默默地退了出来。

唉,我这憨大伯呀!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方旬瑜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