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 | (散文苑)梅缘

3月3日 19时 阅读 29981

梅 缘

■ 释演总

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是我小时候最爱读的书。这三部小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他的成长经历和社会见闻。后来,书中的内容我大都忘记了,唯有高尔基在《童年》中描述自己在外祖父家摔了一个杯子的情景,一直刻在我的脑海中。当时,高尔基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外祖父立刻瞪大眼睛冲他吼叫,这让高尔基感到非常害怕……书中描写高尔基的外公简直是惟妙惟肖,人物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觉得作家太了不起了,可以用笔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真实的生活画面以及波澜壮阔的人生。从此,我试着用文字记录心语。渐渐地,我的论文、散文开始在杂志报纸上发表,偶尔也有诗歌发表。

我写诗的缘分,得益于傅梅影先生。傅先生被誉为“江南一枝梅”。那个年代,年末岁尾,流行纸质版挂历。傅先生画了12幅梅花,让我配上诗歌,印刷成挂历,赠送好友。当时我诚惶诚恐,直说写不好。傅先生说,你试着写写看。后来我就凭着直觉解读梅花,写了12首诗,交给傅先生。从此,我便爱上了诗,也爱上了梅花。

每当我漫步在梅林时,似乎总能听见梅花传来的梵音。这些美妙的声音如给灵魂做一次洗涤,让我有机会反观内心。从王冕的花开淡墨,到林逋的植梅养鹤,世事沧桑,岁月的迭变里只有那抹嫣红,仿佛刺破寒冬的温柔剑光。为了这一树的清音,我在西苑种植了数百株梅花。看梅萼盈枝,错薮交红,使得还在冷风中的我有了春日般的温暖。万千的枝条,似阵列排布,让我的眼眸,在暖意中泛起了潮湿的云雾。

阳光明耀复云集,春雨总是于无声中润泽万物。雨声携着枝条吐出花瓣一样的微笑,金黄色的花蕊,挑起了饱满的圆球,包容而昂扬,无限地放大着春天的欢喜。

万千的花朵,汇集了一片片的彩云,洋溢在春天的和风中,灿烂、热烈。当落英缤纷,我于感伤中,又有莫名的悸动。如果说在寒风里听雪落,是一首有声的诗;那么,在梅林中听花谢花落,让落花的声音沁人心脾,淡淡的花香,寂静而温馨。唯此时,我犹如嗅着王安石笔下的“暗香”。感动着王旭的“天风吹得香零落”。陆游的“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则为这份孤绝平添了几分寂寥的诗意。

梅花落了,我甚至悔不于花开时秉烛夜赏。曾经,面对当窗的梅花,体悟着“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心境。花开春满,处处彰显着生机和希冀;花落之时,曾经的满树繁花,又何尝不是记忆中凝成的美好剪影?花开花落,心相一如;如如之心,任云卷云舒。

梅花如书,蕴藉着无尽的智慧。我读书从不浏览,而是以真诚的心试着解读梅花的刚毅与顽强。梅花的坚韧不拔是一种精神,做学问、干事业都不可或缺这股精神。

正如禅师黄檗希运所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