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锦文
获邀参加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活动,心想那是一件美事。可以借着春风上春山,去踏青看花看鹿,见见作协的老师朋友,十分期待。
出发前,脑海里搜寻着有关鹿的诸多记忆: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从先秦的宴饮欢乐到曹孟德对人才的渴求、对太平盛世的憧憬;巨鹿之战,逐鹿中原,从战场硝烟到争霸天下;指鹿为马,鹿死谁手,从官场尔虞我诈到对手的搏杀;白鹿洞书院飘逸千年的翰墨书香气和儒家理学人才的摇篮;小鹿乱撞那是惊喜,是激动不已。“东方神鹿”那是对曾经创造辉煌奇迹的长跑冠军王军霞的赞誉;与鹿有关的地名:西安白鹿原、庐山市的白鹿镇等;当然作为医生的我更是知道与鹿有关的名贵中药和食材:鹿鞭、鹿胎、鹿茸、鹿血以及鹿肉与鹿皮……
这样从文化层面看来,鹿确实离我们不远,耳熟能详。然而仔细想来,在现实中,我们除了在动物园中看过鹿,野生的鹿我们何曾有缘见过?其实我们对鹿知之不多,不过梅花鹿、长颈鹿、白鹿、公獐母麂云尔。唉,真的是我孤陋寡闻了。因此,当我一踏上去保护区的大巴,便兴味盎然,几多期许。
大巴在高速上穿行,绿树青山、遍野结满翠角的油菜,白的泡桐花和紫藤夹杂其间,给人们呈现一种清新、生机勃发的世界,真是不入园林怎知春天几许?与作家凌翼一路畅聊,不经意间,一个来小时的车程就来到位于彭泽县的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局的领导们全程陪同兼导游,带领大家走访了南阳湿地公园东北梅花鹿散养基地,华南梅花鹿科普馆,黄花镇杨梅山村和桃红岭生态检测站。他们为我们科普,介绍保护区的前世今生,讲述他们与梅花鹿的故事。
真是没想到长江南岸,彭泽县中部竟然有着如此一块山区密林。草肥水美,山林叠翠、绿意盈盈,一树树油桐璀璨开放,花香鸟语,将早春的桃红岭装点得更加烂漫、迷人。在此寻鹿,有点绿野觅仙踪之感。
没想到原来野生梅花鹿如此稀少,华南梅花鹿如此珍稀。保护区华南梅花鹿展馆外的斜坡上,为每种梅花鹿都刻了一块石碑,一大串倒卧的石碑代表了这些种类的鹿已经灭绝了。仍立着的石碑中,有不少是珍稀濒危物种。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它们的种群数量,分成不同的保护级别。今天探寻的主角野生梅花鹿,被列入我国《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介绍,华南梅花鹿是中国梅花鹿种群中基因保存最完整、最纯正的一个亚种,也是现存梅花鹿亚种中最濒危的物种,具有极其重要的特征和生态价值。目前野生的主要有两个种群,共计1000头,而桃红岭有600余头。可谁能想到,当年在保护区成立时仅不到60头,四十多年来增长11倍,成了中国最大的华南梅花鹿保护区。从科普中我们得知梅花鹿寿命平均约15年,2岁性成熟,孕期将近8个月,一胎大多仅生一只,加上栖息地、食物来源、疾病、天敌等因素,数量增长非常缓慢。
自古以来,梅花鹿被视为“神鹿”“仙鹿”,是吉祥的象征。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应霞介绍,与其他鹿种对比,梅花鹿不仅花色美,而且它的身形、线条如健身运动员那般修长。但一天的参观寻访,哪怕在核心区观测站,我们也未能偶遇到这些“俊男靓女”,心中大有遗憾。为了满足我们的愿望,工作人员为我们调取了红外摄像视频资料,一幅幅梅花鹿生活的场景图呈现在我们面前,觅食、饮水、嬉戏、躺卧。但这些影像都是黑白灰的,使我产生了另一种感觉:多么美的梅花鹿竟然在这成了迷踪魅影,有点让人心头酸楚、惆怅、黯然神伤。还好,在南阳湿地公园这一站,20余头的散养东北梅花鹿多少抚慰了我们一颗期待的心。管理员待我们全部进入园区,立即关上大门,管理员告诉我,一定不要让它们逃出去,防止鹿类杂交改变野生梅花鹿的基因。顺着公园的路走出不远,鹿群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大家静悄悄地前行,逐渐靠近鹿群。它们伸长颈脖,竖起耳朵,睁着大而圆、明澈的眼眸回望我们,观察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任我们拍摄。当人们靠得更近了,它们才慢悠悠地走到旁边的土坡,眼睛仍然回望着我们。梅花鹿性情机警胆小,行动敏捷,嗅觉听觉灵敏,能分辨很远处嘈杂的声音和气味。有时我在想,人类是多么复杂的矛盾物种,一面视鹿为灵兽,另一面又把它全身器官当作宝物而杀戮。人类供奉了它们几千年,也残杀了几千年。同时,人类曾经的扩张活动,掠夺性地占有资源,把许多生物几乎逼进了绝境,以至于为了弥补这伤害需要多少代人小心翼翼地呵护。
幸运的是,桃红岭上还有这么一群人,在这大山深处坚守四十多年,一代又一代护鹿守鹿。像刘武华调研员从建立保护区开始到今天,仍然活跃在保护区一线。他们尽力维护鹿的生存环境,比如:既要满足鹿喜欢灌木草丛的需求,又不违反森林采伐政策规定,采取对森林高大树木分片逐步采伐。保护它们的食物来源,但一般也不随便投喂食物,只有在如2008年那样的雪灾时才去补给食物。同时,他们重视保护梅花鹿的水源。他们观测到鹿每隔几天就有舔食墙脚、树根的习惯,便设置投盐点。为了便于观测鹿群的栖息活动和生存状态,进行保护和科研活动,他们在水源、投盐点设置了观测用的探头和红外线摄像。当鹿儿受伤了,他们用布蒙住它的眼睛或用药麻醉将它们带回来,包扎治疗,痊愈后再将它们放回去。鹿儿死亡时,也以体面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制作标本或者深埋。应霞副局长说,保护工作也离不开保护区及周边村民的参与,因此,他们非常注重周边村民的利益保护,一旦有损害作物的情况及时进行补偿。通过共建项目,提高村民的收入,以减少偷猎现象,使保护区得到持续发展。正是一系列保护性举措,桃红岭才有今天的人鹿和谐共处的景象。
保护区附近的村民对梅花鹿爱护有加。不少村民从猎户成为了护林员。杨梅岭的朱旺松老人说,在食源不丰富时,梅花鹿偶尔也来村里串串门。有时候,它们还到菜园里吃菜,但是村民从来没有去伤害它们,甚至不去驱赶。村民们会自觉保护鹿的生存环境,因为他们都知道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态家园。有一次,一头鹿闯进县城龙城大道,受惊后在汽车旁奔跑,居民立即电话通知保护区管理局。管理人员将它带回,仔细检查处理伤口后,放归山林。
在返程的路上,我思绪翻涌。想起南阳湿地公园的鹿儿那一双双凝望的眼睛和工作人员小心的样子,想起朱老伯描绘的亲和场面,保护区老中青三代人对梅花鹿的坚守,不由得在心中滋生了许多期许。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常常亲眼欣赏到野生梅花鹿的倩影,亲耳听听那呦呦鹿鸣。希望目睹人与鹿的相亲共处、协同发展的和谐图景:某一日能“腰中鹿卢剑”,“闲骑白鹿游三岛”。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