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岁月丨岁月深处的美好

9月27日 09时 阅读 30408
岁月深处的美好


□ 杨西

  武宁二中成立于1976年,我们有幸成为二中首届招收的学生。当时,为学校配备的领导班子和老师都非常优秀,他们思想活跃,敢想敢干,对新进学校的八个班学生进行了多种有益的教培探索:初一、初二设置了文艺班、美术班、体育班,同时组织开展了多个全校性的专项基础教育活动。

  我们学生属被动配合,却乐在其中。当然,也有错配的,最典型的是我们文艺班的罗晖,但凡有全校性体育比赛的跑步项目,冠军非她莫属,干趴了体育班,让他们目瞪口呆,更让我们文艺班的同学狂欢不已。

  初一、初二期间,文艺班的同学除了基础科目的学习,剩余的时光都给了练功和吹拉弹唱。当时,最为用功和出彩的当属张颖,她拉的小提琴达到专业水平,为我们文艺班增光添彩;男生里面杜晓辉的二胡日渐精进,拉得有板有眼。后来,我们这些文艺班的同学被分配成不同的角色,在县城大会堂有过一场汇报演出,记得大家为此准备了一番,在台上完成了各自的亮相。我被老师分配的角色是扮演一个溃败的匪军,在台上慌里慌张跑过去一趟,过一会儿又跑回来一趟,完事了。

  到了初三,学校领导、老师们不曾有懈怠,因为首届毕业生的中考要交账了,又将我们八个班的学生按成绩分成尖子班和普通班。可喜的是我们文艺班的同学被选进三一班(尖子班)的为多,可见文艺班的同学们实力杠杠。

  其实,在初一年级期间,文艺班的同学爱好学业、互帮互学已蔚然成风。记得张斌、魏陆宁时任班学习委员,他俩除了自己好学上进,下午放学前,会轮值将老师布置的当天作业抄写在教室黑板上,供我们抄录回去完成。每忆及此,我心中都充盈温暖和感激。

  这期间,我获益最大的当属学校组织的一次讲故事活动:从八个班里各选两名学生,组成校故事队,在每天下午开课前,轮流派到各个班去讲故事。

  选十几个同学经过试讲筛选,最后只留下了四名,我有幸成了四名之一。

  然而,有一段时间,没有进过故事队训练的陈淑宁,每天中午私下跟文艺班的同学们讲水浒、三国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时常围聚着十几个同学在听,他成了班里的“单田芳”。

  这些年少时的偶然之得,似乎带有天意,成年后,我一直在讲述不同的法律故事,无论是做法官、还是干律师,甚至到现在,还在和大家聊“恰同学少年”的故事。

  那位年少即会自带流量讲故事的陈淑宁,更是在人生的大舞台上讲出了自己创新创业的不平凡故事,成为了武宁人的骄傲!

  我来唱一首歌,

  古老的那首歌,

  我轻轻地唱,

  你慢慢地和,

  是否你还记得,

  过去那灿烂的日子?

  ……

  一切都成往事,其实,现在的我们才是最好的自己。

  感恩武宁二中,因为,我们每个同学的人生故事,都带着那方校园的回响!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