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哒……”8月12日,江西瑞奇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奇”)的织造一车间里机声隆隆。在每个操作区,4个丝架上共计1000卷3k碳纤维丝被导入碳纤维编织机,通过预先的参数设定,3K碳纤维丝被织成一块块符合客户需求的碳纤维布。
一台碳纤维编织机在满负荷运转下,每天能生产300平方米的碳纤维布。在瑞奇,这样的碳纤维编织机有28台。瑞奇负责人钱陈功介绍,一根3K碳纤维丝,包含3000根单丝,这细小的直径赋予了碳纤维高强度、高刚度及低重量的特性,使得碳纤维布成为低空经济、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的核心战略材料。
自3月28日瑞奇正式投产以来,所有碳纤维编织布机达到满产能力。截至目前,瑞奇已经交出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成绩单。产销势头正旺下谁能想到,瑞奇的正式投产,距其下定决心在共青城市投资,不过区区百日。
2024年11月,在了解到瑞奇投资团队萌生了落户意向后,共青城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玲率队带着厂房图纸和配套信息连夜赶往江苏,与瑞奇投资团队深入探讨细节,仅用一天时间,就敲定意向。一个月后,双方正式签约。3月28日,瑞奇投产。
“一月签约,百日投产”,这与共青城市在低空经济方面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政务服务密不可分。其实早在15年前,瑞奇项目投资团队就有意向在九江投资。15年间,团队先后来九江考察多次,但总是“差那么点意思”。直至2024年11月,当看到共青城市通用机场南湖机场、标准的低空经济厂房、完善的配套设施,瑞奇项目投资团队负责人才下定决心。
看似是双方的不谋而合,实际上,机会早就留给了这座有准备的年轻小城。
时间回到2023年。作为江西省首个市场化运营的A1类通用机场,南湖机场正式通航,这成为共青城市撬动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支点。而后,共青城市将低空经济确立为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举全市之力建起4.1平方公里的低空经济产业园。
当然,打动瑞奇的,还有这座年轻小城的诚意与效率。
共青城市南湖新城管委会党工委班子成员熊明明,是瑞奇的定点“服务员”。签约之初,熊明明带着同事来到瑞奇摸底,主动询问瑞奇正式投产后的用工、用电、用水、运输等需求。“我们当时和瑞奇的工作人员针对厂房设备,一台一台地计算用电量,发现原有电路只能覆盖正式投产后用电量的三分之二。”面对三分之一的用电缺口,南湖新城管委会主动出击,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对电路进行重新设计。从设计、报批到建设,原本两个月的流程,只用了20天。
除了解决用电问题,投产前,瑞奇还存在40余人的用工缺口。最终也在南湖新城管委会的协调下妥善解决。
目前,共青城市低空经济产业园已签约落户项目15个,投产5个。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受益最大的莫过于企业。
置身产业园中的无人机测试场,四周环绕着瑞奇、空中未来、中科航创、星恒长天等多家低空经济企业,从各企业生产出来的垂直起降的航空器,一出厂房即在测试场试飞。
作为首批落户共青城市低空经济产业园的企业,空中未来集团致力于无人机、有人机培训和航空科普研学。“我们所有下线的飞机,出厂即试飞,实现了随装随产随飞。”空中未来集团创始人陆凌岳直言,便捷的配套设施让集团决定今年将创新生产基地再度落户于此。
即产即测的模式,大大提升了产品良品率,也为企业的量产高峰提供了保障。不过,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一帆风顺,“人才跟不上我们发展的速度。”陆凌岳的苦恼,也是共青城市众多低空经济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瓶颈。
好在,随着4月29日共青城市现代产业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在共青城市揭牌,人才难题有望被逐个击破。
“我们在专业设置上和共青城市低空经济产业链高度一致。”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院长艾云龙说,今年全国十几所高校开设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如何脱颖而出?靠的正是与共青城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深度关联。双方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开发定制化课程,完善人才培训体系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让更多学生走出校门即进产业园。“我们的学生走进企业参与无人机的设计、组装、生产制造、运维,实现了产教融合,推动了学科建设与产业协同共发展、共提升。”
眼下,在共青城市低空经济产业园里,共青城低空经济产业制造中心二期即将开工;全国首个可供水陆两栖航天器使用的2000米水上跑道正在建设中;低空经济智联网项目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正在强力推进……一条覆盖研发、制造、应用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正在这座年轻小城里悄然成型。
作为低空经济这个新赛道、新领域的年轻代表,共青城市正强势掘“机”低空,探索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无限可能。
面积小、人口少、工业基础薄弱,似乎是这座年轻小城的先天不足。对此,小城里无一人否认,但也无一人“认命”。
一座不沿海、不靠边的年轻小城,靠什么吸引这么多低空企业落户,除了当地敢为人先地抢占低空经济发展赛道外,所有遇到的企业都告诉我们,是当地政府对待落户企业的态度。从基础设施、政策帮扶、人才培育到大力完善产业链条,这种以心换心的服务,让更多的低空企业选择扎根在这座年轻的小城,助力小城解锁低空领域更多的发展新机遇。
共青城市的“天空之城”梦想进度条正全速加载中。
(九江日报记者 孔颖/文 程鹏/摄)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