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山川湖海,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踏上了“诗与远方”的旅程。近年来,老年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夕阳红专列”“银发旅游团”等产品层出不穷,为老年人打开了看世界的窗口。然而,这片看似美好的“夕阳红”旅游蓝海下,却暗流涌动,各类针对老年人的旅游诈骗陷阱悄然潜伏,让不少满怀期待的旅程变成了糟心的“维权之旅”。
甜蜜陷阱:精心编织的诈骗迷局
1
低价游的甜蜜诱惑
张阿姨退休后一直想出去走走,圆自己年轻时的旅游梦。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她在小区门口被一张色彩鲜艳的传单吸引。传单上,“云南6日游,仅需999元,全程无购物”的字样格外醒目,还附赠精美礼品。宣传单上玉龙雪山的皑皑白雪、洱海的波光粼粼,以及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们灿烂的笑容,让张阿姨仿佛已经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土地。
她怀着兴奋的心情走进了传单上标注的旅行社门店。不大的房间里挤满了和她年龄相仿的老人,墙上挂满了各种旅游照片,播放着各地风景的视频。一位穿着职业装、笑容甜美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迎上来,一口一个“阿姨”叫得亲切:“阿姨,您可算来对地方了!我们这个团特别火爆,好多叔叔阿姨都报名了,反馈可好了!”说着,工作人员还拿出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都是“明星客户”的合影,其中不乏一些衣着光鲜的老人在旅游景点开心地拍照留念。
张阿姨被这热情的氛围和美好的承诺打动,没多想,拉上几个老姐妹就报了名。可当她们满怀期待地踏上旅程,才发现一切都变了样。说好的豪华大巴变成了破旧的面包车,车内空间狭小,座椅也不舒服。住宿从星级酒店换成了偏僻的小旅馆,房间里设施陈旧,床单被罩还有明显的污渍。导游更是像变了个人,一上车就开始推销各种“特产”和“纪念品”,价格高得离谱。如果有人表示不想购买,导游就冷嘲热讽,甚至以行程紧张为由,限制大家参观景点的时间。张阿姨和老姐妹们这才意识到,自己掉进了“低价团”的诈骗陷阱。而类似这样的“低价游”骗局,正是老年旅游诈骗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节俭、对旅游信息了解有限的特点,以超低价格吸引报名,再通过强制购物、二次收费等方式牟取暴利。
2
养生游的健康谎言
除了“低价游”,“养生游”诈骗也屡见不鲜。小区李大爷患有高血压,多年来一直希望能找到改善身体的方法。一天下午,他正在家中看电视,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电话那头,一个温柔的女声自称是“老年健康旅游协会”的工作人员,询问李大爷的身体状况。当得知李大爷患有高血压后,对方说:“李大爷,我们最近推出了一个‘森林氧吧养生游’,特别适合您!在天然氧吧中配合我们专家的养生课程,能有效控制血压,很多老人参加完都感觉身体好了不少呢!”
李大爷信以为真,交了高额费用。旅游大巴载着他们来到了一座深山里的度假村。所谓的“专家”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一副学识渊博的样子。在课堂上,“专家”口若悬河,从中医理论讲到现代医学,不断强调某种高价保健品的神奇功效,称“吃了能包治百病,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有奇效”。在“专家”的忽悠下,现场气氛热烈,不少老人纷纷掏钱购买。李大爷经不住周围人的鼓动和“专家”的诱导,花了好几万买了一堆保健品。然而,回家后他按照说明书服用了一段时间,却发现血压没有任何改善,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这些产品根本没有任何保健功效,所谓的“专家”也是冒牌货。
3
中奖游的虚假诱惑
更有甚者,一些诈骗团伙还会冒充正规旅行社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以“中奖免费游”“回馈老客户”等名义,诱骗老年人透露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王奶奶就曾接到过这样一个电话。电话里,一个年轻的男声十分激动:“恭喜您啊,王奶奶!您中了我们旅行社的豪华欧洲游大奖!价值十万元呢!不过,为了确保活动的真实性,您需要先缴纳5000元的手续费和保证金,等您旅游回来,我们马上全额退还!”
王奶奶刚开始还有些心动,但她想起儿子平时的叮嘱,便多留了个心眼。她表示要和家人商量一下,对方却开始着急,不断催促:“王奶奶,这个奖名额有限,您要是不抓紧,可就被别人抢走了!”王奶奶没有被对方的话吓到,挂断电话后,她拨打了儿子的手机。儿子通过查询该旅行社的官方电话进行核实,发现根本没有这样的活动,这才让王奶奶避免了损失。
步步惊心:
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
这些老年旅游诈骗之所以屡屡得手,与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套路”密不可分。首先,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老年人的信息。在社区里,他们会以免费发放鸡蛋、米面等小礼品为诱饵,邀请老年人参加所谓的 “健康讲座”“旅游咨询会”,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聊天、填写问卷等方式,了解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经济实力等,精准定位目标人群。
随后,利用老年人渴望陪伴、对新鲜事物好奇、防范意识较弱等心理特点,用热情的态度、贴心的关怀迅速拉近与老人的距离,获取信任。他们会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记住老人的喜好和需求,让老人逐渐放下戒备。在推销旅游产品时,诈骗分子往往夸大宣传,描绘出完美的旅游体验,却对行程中的陷阱和风险避而不谈。像前文提到的“低价游”,他们不会告知游客强制购物的环节;“养生游”则夸大保健品的功效,甚至编造虚假案例来诱导购买。一旦老人上钩,交钱报名,后续就会陷入各种“消费圈套”,被迫购买高价商品或服务。
此外,一些诈骗分子还会采用“团伙作案”的方式,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前期宣传,有人扮演导游、“专家”,有人负责“托儿”。在旅游过程中,“托儿”会在团队中带头消费,对产品赞不绝口,制造热销氛围,让其他老人跟风购买。当老人发现被骗后,这些诈骗分子早已人去楼空,维权难度极大。
防范老年旅游诈骗,不仅需要老年人自身提高警惕,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旅行社和诈骗团伙的打击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存在欺诈行为的旅行社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再次从事旅游相关业务。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社区讲座、公益广告、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向老年人普及旅游防骗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例如,社区可以定期组织防骗知识讲座,邀请警察、律师等专业人士为老年人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应对方法;制作通俗易懂的防骗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和社区宣传栏上播放。
旅行社作为旅游服务的提供者,要诚信经营,严格遵守行业规范,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可以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设计专门的旅游线路和服务方案,加强对导游等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意识。在旅游行程中,要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杜绝强制购物等违规行为。同时,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和建议。
子女和家属也要多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旅游需求和想法。可以帮助老年人选择合适的旅游产品,陪同他们一起出游,或者在他们独自出游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提醒。平时要多向老年人普及防骗知识,让他们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当老年人遇到可疑情况时,要耐心倾听,帮助他们分析判断,避免上当受骗。
( 桂孝树)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