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汗水,折射太阳的光芒;一份坚守,铸就城市的基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直面高温,坚守在滚烫的岗位上,他们是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齿轮,是高温下最动人的风景线。今天起,我们推出“高温下的劳动者”系列报道,感受他们的艰辛与伟大,用理解、尊重和行动,为他们送去一份夏日的“清凉”敬意。
7月8日,台风“丹娜丝”的走向扑朔迷离,九江人原本预期的降温没有来,城市依然像一个巨大的蒸笼。高温如猛虎盘踞,在曾庆强掌管的后厨里更是热浪滚滚,火焰不眠休,锅灶在轰鸣。
每天10时,距离迎客开餐只剩一个小时,是后厨最忙碌的时间段。
“这个鸭肉颜色可以吗?深不深?”
曾庆强看了看厨师递过来的一锅鸭肉,点点头肯定道:“颜色可以的。”
得到了曾庆强的肯定答复,这些鸭肉被倒进一个更大的盛器中“待命”。曾庆强跟着叮嘱:“多倒一些汤汁,一定要让鸭肉浸泡在汤汁里,不然现在温度高,时间一久,鸭肉就会发黑,还会影响口感。”
炉火炽烈、锅气升腾,盛夏的厨房无疑最为难熬。曾庆强掌管的后厨里有5眼灶台,火力全开时,后厨的温度至少比灼热的街道高出10℃。厨师、助手、传菜员加起来十几个人围着后厨打转,更是给后厨“升温”。
红色的火舌舔舐着锅底,火力猛攻下,直径80厘米的大炒锅在厨师们手中翻腾。厨师们的制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烤干又再浸透,凝结成一片片白色盐渍。在蒸腾的热气中,曾庆强的身影穿梭于灶台与碗碟之间,时而驻足观察厨师们的炒菜手法,时而俯身检查食材的新鲜程度,汗珠不断从他被热气熏红的脸颊渗出。
作为厨师长,曾庆强要保证每道菜的出品符合要求。“首先我要看,看菜的颜色对不对。一旦发现颜色不对劲,我还得尝尝,不合格的菜不允许端出厨房。”从业12年,曾庆强深知菜品质量的重要性,不然就是“砸”了招牌。
去年,曾庆强升格为厨师长。“以前做厨师,只要保证自己炒的菜合格,现在我要对整个后厨负责,对整个店的口碑负责。”从围着一眼灶台打转,到掌管整个后厨,身份的转变让这个29岁的年轻厨师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后厨里的火一旦点着,就没那么容易熄灭,曾庆强就要一直在后厨里忙活。“我们每天从8时一直忙到21时,午后有大概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为了给厨师们降降温,后厨每个灶台上方安装了一个小电风扇。曾庆强告诉记者,小电风扇后有个盒子,放进冰块后,吹出的凉风成为后厨里一处小小的“冷源”。
高温之下最令人焦心的,是厨师们疲惫的身体。每天,曾庆强请后勤保障部门熬煮绿豆汤、酸梅汤,切点西瓜给后厨里的厨师解暑。一旦有厨师身体不适,曾庆强更要随时顶上,因为后厨不能停。
“嗯,这个程度差不多,可以再稍微多泡十分钟后再投洗干净。”曾庆强抓起正在泡水的红薯宽粉,检查红薯宽粉的软硬程度。除了关心后厨里的人,曾庆强还要对整个后厨里的食材负责。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曾庆强首先要检查各种食材是不是合格。高温下,曾庆强对食材的储存格外用心。“得挨个检查每一棵菜有没有黄叶,易变质的食物要加冰块保持新鲜。”曾庆强指着一箱油麦菜说,食材稍有瑕疵,在他这里便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
正是因为这样的坚守和付出,曾庆强带领着整个后厨,在灼热的砧板上雕琢每一道风味,用滚烫的锅铲翻动着城市最真实的烟火。
(九江日报记者 孔颖 实习生 周湘晗 文/摄)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