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科普:解锁体重管理的自然之道,节气食疗方助力身心平衡

5月21日 16时 阅读 30901

千库网_小满节气清新麦子传统节气_背景编号6030693.jpg

01

从农事智慧到人生哲学

图片

图片

1.节气由来与自然启示

小满节气得名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既指麦粒渐满而未熟,也暗含古人“满招损,谦受益”的中庸智慧。

2.小满的哲学内核

“小满即安”体现了动态平衡的智慧:雨水充盈但不泛滥,麦粒饱满却不裂壳。正如《周易》所言“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过度追求极致易失衡。这种“不盈不亏”的状态,恰是体重管理的核心——避免极端饮食与情绪波动,追求代谢与心理的和谐。

千库网_小满节气手写艺术字设计_元素编号14995805.png

02

从“苦夏”到现代代谢科学

图片

图片

1.古代医学的洞察

中医认为,小满湿热易扰动心火,引发“胸胁胀满、心烦多汗”等情绪问题,而“怒伤肝、喜伤心”等情志失衡会通过脏腑功能紊乱影响代谢。如肝郁气滞可致暴食,脾胃失调则引发肥胖或消瘦两极分化。

2.现代研究的印证

现代医学发现,压力激素皮质醇升高会促进腹部脂肪堆积,而情绪低落时血清素下降易触发高糖高脂食物渴望。这与“情绪性进食”理论不谋而合,印证了“心态平和是体重稳定的基石”。

3.小满节气的调心建议

午间小憩:顺应夏季“养心”规律,30分钟午睡可降低皮质醇水平。

芳香疗法:佩戴藿香、薄荷香囊,通过嗅觉刺激舒缓焦虑。

自然运动:清晨散步或太极拳,提升内啡肽分泌,平衡情绪与代谢。

千库网_古代医生中医人物熬药_元素编号13447515.png

GrainBuds

03

祛湿健脾,科学控重

图片

图片

1.湿热气候的双重挑战

小满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湿邪易困脾,导致水肿、消化不良及代谢减缓。此时饮食需兼顾“清热利湿”与“健脾养胃”,避免过度清淡或过量祛湿损伤脾胃。

2.饮食原则

三宜:宜苦味(苦菜、苦瓜)、宜淡渗(冬瓜、薏米)、宜健脾(山药、茯苓)。三忌:忌生冷(损伤脾阳)、忌油腻(加重湿滞)、忌过甜(助长湿热)。

千库网_中医养生中药药方_元素编号12941702.png

04

祛湿控重,食养合一

图片

图片

1.苦菜豆腐汤

食材:苦菜100g、嫩豆腐1块、生姜3片。做法:苦菜焯水去涩,与豆腐、生姜同煮10分钟,加盐调味。功效:清热凉血,改善“苦夏”食欲不振;苦菜中的胆碱可调节血脂,呼应“食苦养生”传统。

2.薏米赤豆茯苓粥

食材:薏米50g、赤小豆30g、茯苓15g。做法:食材浸泡2小时后煮至软烂,可加少许冰糖。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针对湿热型水肿肥胖。

3.芹菜百合炒虾仁

食材:芹菜150g、鲜百合50g、虾仁100g。做法:芹菜切段焯水,与百合、虾仁快炒,以蒜末提香。功效:平肝清热、高蛋白低脂,适合压力性进食人群。

4.冬瓜荷叶茶

配伍:冬瓜皮20g、干荷叶5g、陈皮3g。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2次。功效:消暑利湿、促进代谢,尤适合腹部肥胖者。

千库网_药膳养生中医医疗_摄影图编号20524119.png

GrainBuds

05

以节气智慧重构健康生态

图片

图片

小满不仅是农事节点,更是身心调养的契机。通过“适度”哲学平衡情绪,借自然食材调和代谢,方能实现“体重小满”——不苛求极致减重,而是追求可持续的稳定状态。正如《黄帝内经》强调“治未病”,在小满时节未雨绸缪,以食疗养身、以智慧养心,方能抵御湿热侵袭,收获健康与从容。

千库网_视觉落地效果3D立体人物漂亮女医生_元素编号13692649.png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熊焕唐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