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甘棠宾馆大厅内,经典诗歌朗诵会上,江婉婷身着一袭素白曳地长裙,朱唇轻启,一首《浔阳赞》如泉水流淌而出:“大江奔涌,匡庐叠翠,浔阳胜境,钟灵毓秀。禹划九州始,吴楚分疆处,秦置九江郡,汉筑湓城楼。千载文脉似长河浩荡,万里风华共山水峥嵘……”她的嗓音饱含对九江浔阳的深情,字字似玉珠落盘清脆悦耳,时而低沉婉转,时而激昂奔放,令在场众人皆沉醉其中。
台下前排,坐着来自海外的青年学者林威。他怀揣着对中国文化的无限热爱,为学术交流踏上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此刻,江婉婷灵动的身影与悦耳的声音,令人置身于如梦似幻的诗画之中。
朗诵刚结束,江婉婷向台下观众鞠躬致谢。抬头时,正巧撞进林威含笑的目光。林威难抑内心激动,稳步走上前说:“我是林威,幸会。你的朗诵让我对诗歌有了全新的感悟。” 江婉婷闻言,双颊泛起红晕,轻声回应:“我常拜读你有关国学的论文,承蒙赏识,不胜感激。”
自诗会相遇之后,林威和江婉婷之间被一缕无形坚韧的丝线牵系,往来日益频繁。九江这座充满诗意的城市,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在烟水亭的围栏畔,迎着轻柔的微风,他们酣畅淋漓地探讨诗歌的精妙。亭外湖水波光潋滟,恰似为他们的交谈轻奏着舒缓的乐章。日暮时分,余晖似金纱般洒落,他们登上游船航行,在悠悠的水波声中,彼此倾诉着内心深处的秘密。
江岸公园,他们并肩漫步,欣赏着风光。奔腾不息的江水,就如同他们日益加深的感情,永不停歇。而在琵琶亭充满历史余韵的夜送客处,诗兴泉涌,你吟一句,我贺一联,以文字勾勒眼前美景,让诗意在空气中弥漫。
品味九江美食时,他们亦尽情咂尝生活的美妙。浔阳一绝的小茶饼,入口酥脆,茶香淡雅,于舌尖绽放出独有的芬芳;辣香四溢的九江萝卜粑,一口咬下,浓郁辣味与萝卜清香相互交融,强烈冲击着味蕾;还有那陈酿的封缸酒,醇厚酒香在唇齿间散开,令人沉醉。每一口美食,皆化作他们情感交流的独特音符。
他们一同穿梭于大中路步行街,在古老的胡同建筑间探寻地域文化的脉络。斑驳的墙壁、古朴的砖瓦,似在静静诉说岁月的故事。有时,林威会狡黠地抛出古怪刁钻的问题,令江婉婷一时语塞,露出懵懂可爱之态;有时,江婉婷会默默地驻足,以明亮而深情的双眸凝视林威,让林威瞬间窘迫,却又觉得无比甜蜜。
温馨浪漫的咖啡厅,暖黄灯光如薄纱般洒落在桌面,营造出静谧惬意的氛围。江婉婷拿起纸笔,认真地写下几行优美诗句,而后以细腻温柔的笔触,为林威解读汉字背后的深邃意蕴。她讲解一个字如何在不同语境中韵味多变,一个词怎样蕴含丰富意象。林威听得入神,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林威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后几天。傍晚,夕阳余晖洒在八里湖畔。江婉婷身着林威送给自己的一套红色休闲运动服和一双纯白色跑步鞋,满心喜悦。八里湖畔的民俗画廊,记载着近百岁老人陈尚秋的智慧。一百三十六幅描绘九江老风情的画作,在当代 “丰子恺”笔下栩栩如生。他们手牵手,沉浸于艺术氛围,却不知危险正从黑暗中悄然逼近。
一辆失控的摩托车疾驰而来,千钧一发之际,江婉婷眼神决绝,毫不犹豫地推开林威,自己却被撞飞。林威惊恐地冲上前,只见江婉婷紧闭双眼,头部鲜血渗出。他颤抖着扑到她身边,不停呼唤:“婷,婷,醒醒!”短暂慌乱后,他急忙拨打报警电话。
救护车呼啸而至,林威心急如焚地随至医院。江婉婷被推进急救室,仿若生死屏障,将他隔绝在外。林威焦急守候,心中满是自责与担忧,不断回想着婉婷推开自己的画面。此时,正在国内另一城市旅游的林母接到电话,立刻驱车赶到医院,见儿子满脸疲惫、身形消瘦,心疼不已,安慰道:“别担心,会没事的。”林威点头,目光仍紧盯着急救室。
不久,医生走出,神情凝重:“病人失血过多,急需输血,但她是罕见的Rh阴性血,血库告急。”林威立刻撸起袖子:“抽我的!抽我的血,快救他。”医生检测后确认血型匹配,林母闻言心中一震。
“她是哪里人?”林母问。林威愣了一下,答道:“她在九江福利院长大,是个孤儿。”林母眼眶湿润,哽咽道:“儿子,她可能是你失散的妹妹。”
林威如遭雷击,难以置信地望着母亲,又缓缓地注视病床上的婉婷。他轻轻握住婉婷的手,红肿的眼睛里,泪水止不住地滑落在他脸上。
脑海中不断闪过与婉婷相处的点点滴滴,无法接受深爱的人竟是失散多年的亲妹妹。
为确认关系,医院当场进行亲子鉴定。等待结果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漫长。最终,检测报告证实了母女关系。
江婉婷输血后逐渐脱离危险,林威和母亲守在床边,心情复杂。林母缓缓道出往事:当年因工作繁忙疏忽照顾,刚学步的婉婷在江边大轮码头的人潮中走失。多年来,她心中满是愧疚,没想到竟以这种方式重逢。
林威沉默良久,深知自己对婉婷的爱早已深入骨髓,对她的关心与守护不会改变。
婉婷苏醒后,林母将真相告诉了她。听完,她目不转睛地与林威对视,很久很久,一切尽在不言中,“威,好好照顾妈。”婉婷柔声地说。林母老泪纵横,要将多年的思念与愧疚全部倾诉出来,嘴里不停地说着:“对不起,妈妈对不起你。”林威看着母女相认的场景,心中既欣慰又有些失落。
在江婉婷康复的日子里,林威和母亲共同守护在她身边。
婉婷常常向苍天祷告,对天地的敬畏与感恩,又增加了许多。
林母为了弥补多年的遗憾,决定留在九江,陪伴女儿度过康复期,经常向婉婷讲述着家族的历史与荣耀。
林威和江婉婷一起创作诗歌,一起探讨国学文化,一起品味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共度美好时光。
江婉婷康复后,林威决定回到海外继续自己的事业,他承诺经常回来看望母亲和妹妹。
庐山机场的晨风裹挟着山茶花的清香,轻轻翻动江婉婷手中的诗稿。林威站在安检口,行李箱在脚边静默,机身在朝阳下舒展如银色巨鸟的羽翼,金属表面折射出碎钻般的光斑,与远处黛色的匡庐群峰相映成趣。他凝望着妹妹被阳光镀成金边的发梢,未说出口的情愫,留淌在美丽的山水间……“送给你。”江婉婷将新写的诗,放在他的手上,素笺上墨迹未干:“匡庐云作墨,鄱水月为舟。纵使蓬山远,烟波共潮头。”她的指尖微微发凉,却在触及他掌心时,泛起温暖。林威低头凝视诗句,忽然想起初遇那日她在台上吟诵《浔阳赞》的模样,阳光也是这样温柔地洒在她的白裙上。
“记得常回来。”江婉婷后退半步,任风将发丝吹拂。林威忽然上前拥抱婉婷,这个拥抱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纯粹,将血脉里的思念揉进彼此的骨髓。远处,林母在机场候机厅的玻璃窗前向他们挥手,阳光透过航站楼的玻璃幕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见证这场跨越生死与血缘的重逢。
登机广播响起时,江婉婷双眼含泪,追到候机大厅的落地窗前。她看见林威站在登机口,手中的诗笺被穿堂风掀起一角,宛如一片白色的云。她忽然懂得:有些爱不必言说,就像匡庐的云雾终将融入长江的奔涌,血脉的羁绊早已在时光深处织就永恒的诗章。
从此,每当海外的华文报纸刊发林威的文化随笔,篇末总有一行小字:谨以此文献给浔阳的月光与血脉相连的诗魂。而江婉婷的新作里,常常出现一对在诗画中行走的身影,他们的故事,早已超越了爱情与亲情的界限,成为庐山云雾间永不褪色的传说。
(赵亮)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