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方竹
□ 余燕平
早上在与古月学友成行的时候,我看到天色已有些灰蒙蒙的了。未出门时,学友微信提醒带伞,我就带了一把。
并不只是昨天我俩已经约好,今天去方竹寺,才不太管会不会有小雨,也是我觉得下小雨无妨。去年我在北京时,去陶然亭那天就是下着小雨,竟然遇到另外一份韵致。这世间万物,顺其自然就好,你一直在等待所谓最好的时机,其实很渺茫,须知执行力永远是关键,每一段旅程,自有它的意义和价值。
方竹寺是一座传说中的庐山古寺,坐落在庐山半山腰的云雾深处。这两天,有人已提醒我们,方竹寺的百年樱花可能已经过花期了,但我的目标,是方竹寺的方竹,所以还是决定去寺内探寻。
方竹寺。(程廷谟 摄)
众所周知,寻常的竹子横切面是圆的,但听说方竹寺的竹却是方的,这处寺名也由此而来。这让我很好奇,哪怕听说去方竹寺需要步行很长时间,也没有影响到我。
事实证明,我与学友选择步行的决策很正确。虽然也只是后来才知道,还是有马路直接到达方竹寺,但如果自己是坐在车上,再好的美景也只是浮光掠影,更何况,有些别样的风景根本不在车道旁。
我们是在庐山北门附近下车,然后开始步行的,而春天美丽的画卷仿佛也由此打开。我和学友缓步而行,一边感受着江南春日温润的空气、清新的微风,一边欣赏醉人的美景。
江西庐山所在地,作为晋伟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乡,又正处在春日,我们随处可见四野旖旎的春光,也顿然领悟当年诗人回归田园的心境。
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只见前方道旁,几树樱花开得正艳,那雨中的簇簇樱花,雾色迷离,花瓣上轻覆一层晶莹的雨滴,更增添一种迷人的韵味。烟雨江南,说的就是这个样子吧。
这条通往方竹寺的路,有一段两旁是人们自建的房子,基本都是二三层的样子,结构很好,尤其是屋前大多花木扶疏,令人赏心悦目。
在一条浅浅小溪的旁边,有户人家在大门的两边种满了海棠。因为“棠”谐音“堂”,据说海棠花有个寓意,叫“金玉满堂”。这处海棠花,花瓣是明亮的红色,花心是黄灿灿的金色,看起来果然喜庆。
这时,小雨也停了。我们再往前走,眼前是一处农家小院,一株大桃树赫然映入眼帘。只见满树花朵灼灼而开,艳丽绝伦。这株桃花,在目前这个时候,算是开得比较早了。桃花衬着农家小院的格局,和桃树下的萋萋芳草,乃至一旁卧着的小黄狗,墙壁的农事工具,汇成一首温馨的田园诗。
我们大约走了半小时,就看到前方有一巨石,上有“龙泉寺”字样。据说龙泉寺起源于若干年前的一场大旱,其时,有一神龙从寺前的池里跃出,广施甘霖,帮助当地百姓解除了危难,于是龙泉寺由此而得名。如今的龙泉寺,属后来修复。通往方竹寺的路,就是龙泉寺右方的山道,我们沿着山道继续前行。
这段山路地处偏僻,树木浓荫密布,头顶基本看不到蓝天。右方是一条宽阔的山谷,但见古树虬枝横卧,很多不知名的藤蔓缠绕其间。谷底有小溪在淙淙流淌,野花星星点点散布于溪边,蝴蝶们自由自在地来往穿梭。我们踩着脚下的松针和阔叶,软绵绵的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于是,我不由对学友笑道:我们这是来到了原始森林了。
逶迤的山道上,陆陆续续有人从一岔道口走过来。我们不知该朝哪走,学友上前一问,他们正是从方竹寺返回的游人。山径上我们一路穿枝拂叶,向东北方约莫还走了十来分钟,前面出现了一座寺庙。但见庙宇四围云雾环绕,殿前石缸内莲花静谧开放,过道边有着鲜艳的郁金香,山门上方匾额上,“方竹寺”三个字映入眼帘。
我们此时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山门。这个方竹寺,最初始建于唐朝,历经岁月沧桑,几度废兴,至今依旧展现着它的风采。寺院中心坐落着宏伟的大雄宝殿,另外,周边还设有观音殿和藏经阁。据说这处藏经阁可不是虚设,其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献。
我们首先走进的是大雄宝殿。大殿内香烟缭绕,塑金佛像端坐莲台之上,肃穆而端庄。我们对佛像虔诚朝拜,愿亲友们平安喜乐,愿这繁华盛世祥瑞昌荣。出得殿来,我和学友随即开展此行的任务,去寻找那神奇的方竹。
大雄宝殿东边耸立着几株高大的树木,树下是厢房,虽然旁边有三三两两游人徜徉,言笑晏晏,但在那些人间烟火气的融入下,方竹寺依旧显示着它的古朴和庄严。片片绿荫下面,石板路纤尘不染,微风轻拂中,云外传来鸟雀的鸣叫。
我们疑惑地问起寺内的一位居士,怎么没有看到方竹呢?居士指着石板路一侧的修竹说,就在那边啊。我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以为的方竹,是高高大大的,这才没有注意到,原来那些亭亭玉立的修竹,就在寺庙东方位置。
走近那处竹丛,发现它们密密麻麻地长在一起。方竹尽管纤细却懂得抱团而生,竹身挺拔,枝叶苍翠,仿佛在呈现一种集体的力量。我们仔细观察起它的形状,确实是罕见的方形竹!人们用手去接触时,方形的感觉更加明显。它虽然没有高大的外形,却也有棱有角,极具性格。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方竹身上,我看到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涵、开拓创新的勇气,以及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这里还有个关于方竹的传说。那是在元末明初时期,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湖十八年。有一次,朱元璋来到庐山的一座寺庙里,正吃饭时,追兵来了,朱元璋于是插筷子于地上起誓道:将来我若能取得天下,筷子你就长成竹子!后来,征战多年的朱元璋开创了明朝江山,他插地上的筷子,也真的变成了竹子。因为筷子的一端是方形的,竹子也就长成了如今这样的方竹。
方竹寺的另一神奇景象,是几株300年的古樱,其中有两株尤其高大。这些樱花树,就位于方竹寺的北面,同时也是大雄宝殿的后方。当我和学友来到樱花树的位置时,却发现樱花已过花期了,空留一地的花雨。看来,今年这里的樱花开的比周边的稍早。
我虽然感到有些遗憾,但细想却又释然:佛说,一念缘起,一念缘灭。优昙花三千年一开放,只为等待韦陀的路过。相逢山海会有期。生活中本没有那么多的偶然,所有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我们虔诚的等待和坚持不懈的追寻,比如这方竹寺的樱花和方竹,且在寻访它们的旅程中,我们还一定有着许许多多的小确幸。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