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行(组诗)
■ 瘦 梦
和诗人去伊山的路上
因为这是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一路上,连人的足迹也被保护起来了
伊山河断流了,满河床的鹅卵石
都成为河的弃子,满腹委屈和辛酸
再也无法荡漾
路,比这个冬日更显得细瘦
我和一位客居广州的诗人
比这条路更消瘦的诗人
走在这条路上
三十多年前,诗人就是从这条路上
蜿蜒而出。匍匐的身子
比脚下的河水更低,迟滞的脚步
惊不起一丝波澜
那时物资匮乏,地里种的红薯玉米
撑不起日渐长大的年龄。但河水
是丰满的,顺着河流漂去的日子也是丰腴的
甚至,一直漂至广州的灯红酒绿里
而现在,归来的路更窄更长
路上,不时遇上一两个深潭
逼视诗人的目光是凛然的
让诗人和枫杨的叶子一样,有点焦虑和受惊
这条路呀,一走就是半生
路旁的芭茅呀,也和我们一起白了半边头
再上九宫
有些曾经的遇见
一转身,就是三十六年
相册里的照片,都张张泛黄
再见到的面孔,也是模糊一张
幸好还有路旁一座石屋
石砌的日子,还很明朗
青春被身旁这条小溪一再漂洗
九宫山上云关寺的钟声
还和白云一样洁白
直到一片雪花落下
三十六年的每一个碎片
都从空中飘飘洒洒
我们四目相对
如那座老屋的两扇木门
在风中战栗
饮一壶老酒
酒尚未开瓶
泪,先自流
酒是老酒
泪,也是老泪
酒再醇,也醇不过岁月
人再老,酒杯里还能照见自身
尝一尝这杯老酒
舌尖上,还会有惊雷一串串
昏黄灯火下,两个老白头
酒酣后,青砖上的霜迹,也会透出红晕
看鸟
去伊山看鸟,看白颈长尾雉或白鹇
已成一道风景
我们去时,被告知
这几种鸟,要长驻几天或几晚
才能看到它们的踪影
据村民说,以前它们是常识常熟的邻居
自从被列为国宝级鸟类后
再难觅踪迹了
幸好还有灰喜雀、丝光椋鸟
辨认出我们的乡音
一路伴我们前行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钟千惠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