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 | (讲述)蔡家湖的三座桥

2月17日 19时 阅读 30390

image.png

蔡家湖的三座桥

■ 魏改生

我有晨练的习惯,过去在老城区居住时,每天早晨环绕南门湖走一圈。自从搬到八里湖新区居住后,仍然每天早晨坚持走湖,风雨无阻。

八里湖新区走湖的环境颇好。建设八里湖新区时,将120余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按三个三分之一来规划布局,即三分之一的水面,三分之一的绿地,三分之一的建筑。十多年下来,八里湖新区既现代时尚,又贴近自然。

八里湖新区水面多,湖中有湖,我们出门就是蔡家湖。前几年,我每天早晨都是沿着蔡家湖周边的木栈桥走一圈。进入古稀之年后,量力而行,晨练改为步行蔡家湖中的三座桥。这三座桥一座是浮桥,两座是水泥板桥。“春江水暖鸭先知”,只有亲身走过三座桥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什么叫享受,什么叫幸福?我为晚年能拥有这样好的健身环境而倍感欣慰和自豪。

退休前我曾因工作关系,到国内各大城市和外国的城市学习考察。多年来,无论我到哪里都坚持晨练。在这些城市里,我看到大家一般是在周边的公园里开展各类健身活动,从没见过哪个城市的健身环境里,包含湖中的三座桥。

走蔡家湖中的三座桥,首先要走的是浮桥。浮桥由20艘铁制小船铺上防腐木板连接而成。人走在浮桥上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这个响声打破了早晨的宁静,盘旋在浮桥上空数以百计的小鸟听到响声,就像大风一样,在人的头上呼啸而过;在湖中嬉戏的水鸟听到响声,会在湖中犁出多道白练;在浮桥周边的鱼儿听到响声,很自然地成群结队结伴而来,挥之不去。

跨过浮桥,要经过一片绿地。绿地草坪平整如茵,青翠欲滴;绿地草坪种有几十棵红叶石楠。经过园丁的精心修整,它们就像一个个大绣球。绿地四周的几十棵大樟树枝繁叶茂,格外挺拔。两种不同颜色的花岗石片铺就的步行道旁边,有造型别致、小巧玲珑的温馨提示牌,上面写着“小草亦有心,举止显文明”。当晨练者沿着绿地步行道走到湖畔的观山湖亭时,亭中一曲《歌唱祖国》的悠扬笛声会在耳边回响。

蔡家湖中的两座水泥桥,设计新颖,蜿蜒曲折。桥面由四块标准的预制板排列,桥面两侧装有木制护栏,桥面被保洁员打扫得干净整洁,凭栏远眺,雄伟的九江长江二桥尽收眼底。

第一座预制板桥和第二座预制板桥之间,有一个橘园。橙黄的橘子挂在树上随手可摘,但是没有人会将它收入囊中,从侧面折射出九江人的文明素养。走进湖中的第二座预制板桥时,奇迹出现了:世界名山——庐山的倒影映现在湖中,庐山天街上的牯牛、小天池的白塔、剪刀峡的别墅、彭真题写的“庐山”牌楼在湖水中清晰可见,美轮美奂。此时此刻,有一个声音会提醒你,走慢点,再走慢点,多看一眼湖中的庐山美景。

一些朋友见我对晨练乐此不疲,好意提醒,说早晨空气不好,不宜晨练。我对此观点不敢苟同。记得十几年前,我到上海出差时,住在杨浦区的一家旅馆。问总台服务员附近可有公园散步时,她很自豪地告诉我,距旅馆两公里有一个新建的黄兴公园,那是上海的城市“绿肺”。第二天清早,我慕名直奔黄兴公园。到这里散步的人川流不息,外国人也成群结队地赶来晨练。在宽广的中心水景广场,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近千名舞友在翩翩起舞。环绕浣纱湖散步的人群摩肩接踵,几百名音乐爱好者在扇形大草坪上排列整齐地放声歌唱,羽毛球爱好者们在玉兰观景区挥汗如雨。黄兴公园内热闹非凡的晨练场景,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晨练,不仅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健康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收获内心的平静与喜悦。唯愿有越来越多的晨练人走进蔡家湖中的三座桥,成为八里湖新区的又一道人文景观。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钟千惠

审核:熊焕唐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