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呼吸更顺畅,九江市中医医院改良俯卧位通气助力重症肺炎患者康复

2月14日 17时 阅读 31391

近日,九江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创新使用改良“信封法”俯卧位通气,成功保护患者呼吸管路和输液通路,为一名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翻转”生机。

图片

据了解,患者余某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四肢酸痛、乏力、咳嗽等症状,自行前往诊所进行静脉输液并口服奥司他韦颗粒。两天后症状未见缓解,来到九江市中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结合相关结果诊断其为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此时患者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指脉氧下降,立即安排患者转入ICU接受进一步治疗。

重症医学科主任肖兴中了解患者情况后,带领团队给予湿化高流量氧疗、俯卧位通气改善肺功能等治疗,动态复查感染指标、监测体温、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图片

由于患者身体管路多、做俯卧位通气很消耗体力,护理难度很大。为预防压力性损伤、管路意外滑脱以及药液中断而危及生命的等不良事件,ICU护士长胡彩珍带领护理团队为患者设计了一套个性化的翻身方案,创新使用改良“信封法”将患者包裹紧实,将患者从平卧位调整为俯卧位,再用海绵垫、软枕和自制的毛巾软枕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体位支撑,既保证了患者俯卧时的舒适度,又保护了呼吸管路和输液通路。

经过医护人员一个星期“快、准、稳”的全力治疗和悉心护理,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得到改善,成功脱离湿化高流量氧疗支持,同时结合心肺早期康复护理。目前该患者已转危为安,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图片

小科普

清醒患者俯卧位通气小知识

俯卧位通气也就是“趴着”治病,利用人工徒手或自主翻身,使患者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治疗,通过改善肺部通气/血流比例,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情况。

图片

一、俯卧位通气的方式有哪些?

1、镇静镇痛下俯卧位机械通气:适用于需机械通气治疗肺部重力依赖区(背侧)病变的患者;为改善人机协调性,同时避免部分并发症出现及减少患者接受治疗时的不适感,常会同时给予全程充分的镇痛、镇静,整个治疗过程患者无痛苦感觉。

2、清醒俯卧位通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处于清醒状态,肺部重力依赖区(背侧)病变的患者;要求患者能够自主翻身或者配合翻身,并且能够在不适时能自行呼救,以免意外情况发生。

3、改良式俯卧位通气(大侧卧位):适用于一些特殊病人,如:孕妇、肥胖、腹腔高压、气管切开、头面部损伤等,不方便行常规俯卧位的患者。

图片

二、为什么俯卧位通气有效?

1、仰卧位时:背侧一部分肺泡通气不良甚至完全未通气,背侧通气差但血流多,腹侧通气好却血流少,部分血流不能进行充分氧合,致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2、俯卧位时:背侧通气明显改善,心脏后方通气不良的肺泡明显减少,萎陷的肺泡复张,通气/血流比例更好,同时,在重力作用下,气道内的分泌物也能得到很好的引流,从而更好地开放气道。

三、清醒俯卧位通气的操作要点

1、建议至少需要3个枕头,放在胸前、头部、脚踝部位各放一个(头部建议使用U型枕);

2、枕头别太硬,要不硌着不舒服,可能形成压疮;

3、双肩胳膊放松;保持患者肢体摆放功能位。

4、趴2个小时再翻过来,休息休息再继续,一天建议“趴”12小时左右。

四、俯卧位通气的注意事项

俯卧位通气时,需关注皮肤黏膜的压力性损伤,颜面部的水肿,角膜的水肿,置入导管的压迫、扭曲、移位和脱出,注重加强患者的气道引流,防止气道阻塞。

(来源:九江市中医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