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子一响,货物上肩,有调无文,和吟诗歌唱一样。”视频里的陈尚秋唱着记忆里九江码头的号子,比划着手势,用地道的九江话讲述着曾经的历史。
这个生于1931年的“90后”跟同龄人不一样,他比上班族还忙碌,但没有疲累,没有抱怨,更没有暮气。他神采奕奕,精神焕发,他说:“人活着就要干活,我是越干越有劲。”
这则网上流传很广的视频,是陈尚秋和朋友们讲述九江早酒和码头号子时留下的。相比讲述,陈尚秋更喜欢绘画,这些年他陆陆续续出了好些本画册,主题则非常统一——九江历史。
在众多画家中,他将视点投向昨天,把行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东西抢救过来,尽量还以原汁原味。“我画的是地地道道的老九江生活,曾经的历史风貌,民风民俗,年轻人不知道,年纪大的不记得,我想把这些用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我有这种使命感。”
他的画作以白描的方式展现,偶有着色,寥寥几笔就能触动观者心弦,热气蒸腾的人间烟火,喷薄而出。今年3月29日,他的又一本画册《浔城忆旧——风俗画里的老九江》问世,而现在他又着手下一本。
“我忙得很啊!”陈尚秋说:“要想主题,确定了主题就要构思,以什么样的情景来表达,画面如何安排,有哪些细节。”有时候半夜里想到了,他就会立刻披衣起床,生怕耽搁忘记。
今年95岁的他记忆力超群,每天还有工作计划,学习计划,不论是学英语还是读古文,练书法,写日记,都要定量完成,“今日事,今日毕,不能拖。”在他看来,不论什么年纪,都要有目标,更要有安排,只有这样,生活才有奔头,日子才充实,心灵才快乐,身体才健康。
说到健康,陈尚秋非常得意。“活到现在,我没住过院,也没开过刀,浑身上下都是原装的!”他笑眯眯地拍拍胸脯,“我忙得很,哪有空生病!”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熬夜,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甚至新冠肆虐期间,他没有“阳”过。
因为出身中医世家,他注重保养,坚持锻炼,偶尔伤风,就拿葱白、生姜煮水喝,“这么多年,除了贴膏药,几乎不打针不吃药,也不看医生。”这并不是老人的固执,而是陈尚秋的又一养生心得。“繁体的药字怎么写?草字头下面一个‘樂’(乐)。这说明什么?说明快乐就是藥(药),而且还是最好的药!”在他看来,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保持豁达宽广的心胸,保持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最好的养生。
这个快乐充实忙碌的“90”后,怀着最纯澈的情怀和最朴素的情感,还原九江风貌,让每个九江人记忆里的点滴活起来,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九江日报记者 陈沽玥)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毕典夫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