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我们到外地“躲反”
■ 于承忠
1938年7月,日本侵略者攻陷九江。说起这段历史,我的奶奶总是声泪俱下,哽咽难语。那个时候,我家算是殷实的,太爷爷在南浔铁路线上的黄老门集镇开有杂货店铺,还雇人每天屠猪卖肉。我们家在株岭山脚下的200多亩田地,十几个佃户帮忙耕种。乐善好施的太爷爷声誉极好,十里八乡的人有什么难处,总是找太爷爷帮忙。他每次都笑脸相迎,帮大家纾困解难,是知名的乡绅。可是日本人来了后,烧杀抢夺,恶似虎狼。奶奶说,有一天几个日本兵拿着枪来到我们家,请太爷爷去火车站站房商量事。说是请,实际上是被强押过去的。原来,日本人打听到太爷爷在当地有声望,想要太爷爷担任日本人幕后领导的“黄老门维持会”会长。太爷爷如何肯答应。日本人威逼利诱不成,恼羞成怒,把太爷爷毒打一顿。太爷爷当时就口吐鲜血,最后被二爷爷带着两个伙计抬了回来。其实,太爷爷不担任“维持会”会长是有更深层的原因。他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爷爷当年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联勤总部无线电台第十四分区任职。当时,该部队正在河南抗日前线作战。太爷爷的大女儿在同文女子学校读书时,参加了赣北游击队的地下工作。这样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家庭,如何肯同日本当日本人的汉奸。
过了两天,日本兵把集镇上所有人赶到火车站站房空地上集合,两边都架起了几挺机关枪,随时都有可能对群众扫射屠杀。奶奶说,当时有一列火车从九江方向开来,火车上下来一个洋人。只见他和日本人的头领叽里呱啦说了一通,日本人这才放大家回去。
不给日本人做傀儡会长,我们一家就待不下去了,太爷爷只能带着一家人外出逃难“躲反”。那时候,奶奶正怀有身孕。生活颠沛流离不说,丈夫还在外打仗,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可是大家躲难,又能往哪里躲呢?这时候,太爷爷听说“庐山上的中国兵厉害,日本人打不上去。所以庐山上有很多人在‘躲反’。”于是太爷爷带着一家六口人逃上庐山。
随着局势越来越严峻,庐山上的人越来越多。物资开始短缺,大家一个个缺衣少食。1939年的春节,大姑姑呱呱坠地,这个新添的小生命没有给一家人带来欢喜,反而让大家的生活更加艰难。太爷爷感叹一家人好似水中浮萍,便给大姑姑取名“庐萍”。
因“躲反”时间过长,我家的家境日渐窘迫。家里的田地转卖了,雇工遣散了,就连店铺也关门了。这一系列的沉痛打击,让太爷爷心力交瘁。没过两年,太爷爷就一命呜呼了。因为条件有限,太爷爷被草草掩埋庐山。新中国成立后,子孙们才把他遗骨请回祖坟山。
太爷爷被日本人害死后,我们全家的抗日斗志更加高昂了。细爷爷和大舅公护送奶奶去河南寻找部队里的爷爷。见到爷爷后,细爷爷和大舅公听从爷爷的话,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一起加入了抗日部队。他们兄弟俩发誓要为父亲报仇雪恨。
1944年,奶奶在郑州生下第二个女儿,爷爷取名“郑萍”,寓意我们家人就像在河南郑州的一片浮萍草。这个姑姑更是苦命。刚刚满半岁的时候,爷爷的部队要进行战略大转移。因环境太差,她夭折在路上,奶奶当时伤心欲绝。奶奶86岁的时候,说起这个早亡的姑姑还是满脸泪水。
日本投降后,举国欢腾。郑州举行受降仪式,爷爷的部队也参加了。当时,所有的枪炮武器分到国军部队,一些生活用品则分给了随军家属。当年,奶奶分到一些锅碗瓢盆和一只电炉。她用缴获的铁锅放在电炉上煮食物时,用另外一个缴获来的大铜勺子在铁锅里面搅拌。可能是电炉丝与铁锅接触了,一股电流击得奶奶抖手丢掉大铜勺子。所以,奶奶后来终身“怕电”。
只不过,在农村点煤油灯的时代,那些上了年龄的老人对奶奶触电的讲述很茫然。后来,谈“电”色变的奶奶从不要我们哥几个碰电器,生怕我们触电。那个让奶奶触电的大铜勺子还留存了下来,这是爷爷奶奶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纪念。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不能忘却过去的苦难。如今,硝烟已远去,但曾经的苦难不能忘,曾经的牺牲不敢忘。我们一定要珍惜先烈血染山河换来的和平,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抗战精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925488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