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智造 ——九江以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新未来

11月22日 11时 阅读 29652

  曾经,机器的轰鸣、工人的汗水是制造业的典型图景;今天,无声的数据流、智能的算法正在成为工厂新的“心跳”。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完成目标任务、解决难点堵点、培育内生动力、拉动产业发展、形成九江模式”思路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省首位,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引领着“九江制造”加速向“九江智造”蝶变。

政策领航、路径可循:构建全链条支撑体系

  订单进度到哪了,设备状态如何,质量情况怎样?全靠人工汇报、会议沟通,信息滞后且不透明;决策“凭感觉”,生产依赖老师傅的经验,库存盘点靠人工,质量管控难追溯……市场瞬息万变,这些痛点,如同套在传统制造业身上的“枷锁”,制约着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市抢抓机遇,成功获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产融合作试点,9个县(市、区)入围省级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研究制定了九江市数字化转型“思维导图”,确定了整体规划,依次出台了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政策措施、资金管理细则等政策文件,整合国家和省、市、县资金,全力引导并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同时,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持续健全,建成省级数转促进中心3家、数字化诊所13家,引育服务商83家、数字专员1000余人。采用“行业服务商+综合服务商+场景服务商”协作机制,为307家企业“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全省首创政府集中采购模式,帮助30家石化企业采购1000万元数字化产品,节约成本近1200万元。引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专家团队,构建数字人才考、培一体化模式。

精准滴灌,破冰前行:化解企业转型“心头难”

  九江石化激活数智引擎,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目前设备自动化控制率达98.48%,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达95%,推动工厂实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提质运行,加速向国内领先的智能工厂迈进。TCL空调器(九江)有限公司构建了覆盖“研、产、供、销、服”的全链条数字化体系,劳动生产率提升25%、生产周期缩短15%、单位生产成本下降6%,实现了传统生产到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

  在九江,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大企业的“专属舞台”,一场旨在为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破局纾困”的全市性行动正全面铺开。2024年,九江市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面对广大中小企业的“转型恐惧症”——不会转、不想转、不敢转、难持续,九江建立了专业帮扶、资金预拨、集中采购、人才保障“四项机制”:紧扣企业行业属性,“一企一策”精准制定解决方案;按照“334”先预拨、后清算方式,每月滚动申拨,及时拨付数转资金……政策、资金、技术正汇成一股合力,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智改数转的自主性,显著提升了企业智改数转的实效性。

  “免费入企诊断,可以看样学样,还有多项补贴政策,都为我们转型提供了底气和动力!”瑞昌市瑞美化妆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彩妆制造外贸小型企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世桂告诉记者,之前,企业生产线设备设施较为陈旧,产品质量依靠人工经验,日产量相比同行差距较大;2024年开始,公司实施数字化改造,日产量提升15%,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以上,使企业在发展中更具韧性,产品远销英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法国等国家。

  我市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效应凸显,成功培育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2家、国家5G工厂15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家,占全省比重20%;建设省级“产业大脑”3个,列全省第一;打造省级“数字领航”“小灯塔”“数智工厂”企业68家,列全省第三。

  全市2087家企业完成入企诊断,1478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省级“赛马制”重点项目完成改造268家,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纺锤型”结构基本形成。

星火燎原,驱动跃升:数字之树结出“智慧果”

  在江西省亿阳纺织的智慧仓库,可实现24小时“黑灯”作业,每卷布匹都贴有独有二维码,一旦接到需求指令,就可立即通过轨道快速到达指定位置。“我们深度融合5G、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分析、优化,赋能各环节,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改变了传统纺织行业‘千人纱、万人布’的局面。”该公司董事长刘诸辉说,经初步测算,一年能为企业带来约500万元的经济效益。

  不仅仅是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入制造业全链条。行业降本增效明显,抽样显示:石化化工行业能耗降低13%、效率提升22%,电子信息行业成本降低15%、效率提升20%,纺织服装行业损耗降低17%、效率提升4.6%。企业效益全面改善,改造企业产品不良品率平均下降21.8%,运营成本降低17.1%,销售利润率提升25.6%,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3.5%,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9.9%。

  同时,数字化转型催生新产业新赛道,我市按照“以数字化转型场景引育数字生态”思路,着力培育软件业、智能装备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引进石化盈科、融思科技等12家国内知名软件企业落户九江,全市软件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有望达到4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与中国电信合作共建鄱阳湖智算中心,一期300P投入运营,二期700P启动建设,全部建成后将达到2500P算力,成为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绿色智算产业基地。

(九江日报记者 朱曦薇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