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智”变,看萍乡如何以数字赋能跑出发展新时速

11月21日 19时 阅读 30247

“以前办张证明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动动手指就能搞定。”日前,在湘东区政务服务大厅,刚办完个体户注册的朱文新开心地说。

这样的便捷场景,如今在萍乡城乡随处可见。作为赣西革命老区,萍乡市跳出传统路径依赖,以数字化改革破解政务服务堵点、城市治理难点、产业发展痛点,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用“智能赋能”推动“效率革命”,让数字政府建设不仅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器”,更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暖心剂”,在红土地上勾勒出数智惠民、治理提效、产业赋能的生动图景。

一次改革破壁垒:从“多头跑”到“一窗通办”的蝶变

“以前买卖房屋办证,要先去住建部门办交易手续,再到税务部门缴税,最后到发证窗口提交材料,光排队就要大半天,等拿到证都是好几天以后的事了。现在,在一个不动产登记窗口就能办完所有事,不到1小时就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市民刘艳萍的办事经历,正是萍乡市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的缩影。
曾经,“部门壁垒”“信息孤岛”是制约政务服务效率的关键症结。为破解这一难题,萍乡市以“全市一盘棋”思路重构政数工作体系,将数字政府建设纳入全市重点改革任务,明确市级统筹、县区联动、政企协同的建设路径,从顶层设计上打破部门利益藩篱。

萍乡市搭建起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和数据中台,构建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可视化“数字萍乡”指挥中心,接入21家单位、23个系统、700项指标,建设经济运行、社会管理、民生服务等六大板块。大力加强政务外网建设,形成省市县乡四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政务网络体系,共接入部门单位600余家、乡乡通58个、村村通117个。为破解以往各部门数据壁垒、信息互不联通的痛点,该市以数据整合共享为核心抓手,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以前我们要反复核对群众提交的材料,还得和其他部门沟通确认信息,现在数据共享平台打通了,一次采集的数据能直接调用,不仅群众不用多交材料,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出错率也降低了。”萍乡市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郭淑红表示。

868b89fba73b86fc48399e27c02c31db.jpg

在服务模式上,萍乡市全面推行集成服务改革,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办事窗口整合为通用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企业开办、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项目等部门事项一窗受理;同步上线“赣服通”萍乡分厅,构建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自助终端就近办的政务服务矩阵;持续完善“赣企通”建设,推动涉企事项和市县特色应用上线,提升涉企服务能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办结21.5万余件,涉企事项实现全流程办理。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萍乡市推出“适老化+兜底办”服务。安源区组建100余支志愿服务队,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代办、视频导办服务;莲花县政务服务中心开设“莲心联办”窗口,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等适老用品,安排专人协助老年人操作智能设备,让数字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一个平台管全城: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升级

300331b52a653323ba6686d526d9191a.jpg

“发现一家花炮企业存在超量存储隐患,请立即核查处置。”在上栗县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收到AI智能监控系统发出的预警信息后,立即通过平台向属地监管部门和企业推送整改通知,不到两小时就完成了隐患排查处置。

上栗县是全国著名的花炮主产区,花炮生产、仓储、运输环节的安全监管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重中之重。借助数字政府建设契机,该县构建数字治理体系,整合AI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全县300余家花炮企业实现24小时智能监管,通过专项算法自动识别“三超一改”等违规行为。

这只是萍乡市数字治理的一个缩影。依托智慧治理体系,该市发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为政府与群众“连心桥”“解压阀”的作用,将其作为城市治理“总客服”,整合信访、公安、城管、环保等多条诉求渠道,构建“群众诉求—智能分拨—部门处置—满意度评价—闭环督办”全流程工作机制,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数字技术同样发挥着“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萍乡市搭建智慧城管平台,通过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实现占道经营、垃圾堆放等城市管理问题自动发现、精准派单;智慧应急平台整合气象、水利、消防等数据资源,能提前预警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为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安源区建成基层治理大数据平台,将辖区内人、房、企、事等信息纳入“一张网”管理,实现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以前城市治理靠人海战术,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遗漏。现在通过数字平台,能实时掌握城市运行状态,实现‘精准画像、靶向治理’。”萍乡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张达彪表示,数字技术让城市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判,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治理。

一种动能促转型:从“传统制造”到“数字智造”的跨越

60f20fbab13844bd17ae3dc7fc7b71c0.jpg

全自动原料机器人按配比精准调配瓷土,自动烧成控制系统实时校准窑温,机械臂行云流水完成码垛分拣……走进萍乡强盛电瓷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展现在眼前的不是粉尘飞扬的场景,而是智能设备协同运转的高效图景。作为萍乡传统优势产业,电瓷产业正借助数字技术进行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一大批重点企业实现了“老树发新芽”。

萍乡市将数字政府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绑定,以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该市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花炮、电瓷、食品等特色产业从制造走向智造。

在安源区,全省首笔登记确权数据资产融资落地,成功打通数据要素从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有效路径。并且,随着数字经济产才融合集聚区的正式运营,同步上线江西省(安源)数据流通平台、数据资源价值化服务平台,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模式,吸引2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驻,推动数字技术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集聚区为我们提供了数据共享、技术交流的平台,帮助我们快速对接本地企业需求,实现技术落地。”入驻企业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汤望林说。

为让惠企政策精准直达,萍乡市创新推出“免申即享”等数字化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匹配符合条件的企业,将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惠企政策精准推送至企业账户,实现政策找企、直达快享。今年以来,通过“赣企通”平台兑现惠企政策资金4.24亿元,“免申即享”企业占比达94.83%。此外,该市还搭建“数智经开”“助企帮帮团”等数字化服务平台,实时收集企业诉求,协调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问题,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

红土老区,数智飞扬。如今,数字技术已融入萍乡市政务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这座兼具红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正在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中持续奔跑,以数智之力破解发展难题、回应民生期待。

(来源:大江新闻)

编辑:方旬瑜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