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九江红色精神密码 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寻访红色地标 传承红色基因”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圆满举行

11月20日 20时 阅读 31163

初冬的九江,层林尽染,江河奔流,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寻访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11月18日至19日,由江西省委网信办指导,九江市委网信办、市史志办公室主办,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九江市“寻访红色地标 传承红色基因”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圆满举行。来自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及全国知名网络大V组成的采访团,深入探访九江的红色地标,共同解读这片土地的精神密码,凝聚新时代的奋进力量。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

从九江城区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叶挺指挥部旧址到长江之滨的九江九八抗洪展陈馆,从柴桑区的岷山烈士纪念塔到修水深山里的湘鄂赣苏区首府旧址,采访团的足迹遍布九江红色地标。在叶挺指挥部旧址,斑驳的砖木建筑见证着南昌起义的首倡;在九江九八抗洪展陈馆,珍贵的实物展品诉说着万众一心抗击洪魔的英勇壮举;在岷山烈士纪念塔前,镌刻的石壁铭记着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在湘鄂赣苏区首府旧址,“宫选屋”古建筑群承载着波澜壮阔的红色政权创建历程;在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依然猎猎招展……

这场深度寻访不仅是对红色地标的探访,更是一场与历史、与初心、与精神的深度对话。采访团成员在青砖黛瓦间触摸历史温度,在革命文物前感悟信仰力量,在烈士名录下体会牺牲精神,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党性教育。“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就是初心的温度。”一位采访团成员感慨道,他要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创作灵感,推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红色文化作品。

这是一幅红色传承的生动画卷。

一路走来,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相得益彰的故事,也吸引了采访团的注意。

在修水县上衫乡的金色稻田里,县政协委员樊细连将履职答卷写在希望的田野上。她扎根乡土十余载,以“助农增收”为己任,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推广农业托管服务、创新“育秧大棚+羊肚菌”轮作模式,不仅让村集体实现增收,更让16户脱贫户年均增收超万元。

“当选政协委员不只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替农民说话、为农业谋策’的责任。”樊细连的履职故事,正是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如今,她正计划提交《关于打造“红色农旅+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带的建议》,将上衫乡的红色资源与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结合起来,让更多农户吃上”旅游饭”。

在岷山乡金盘村,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的融合更为直观。这里既是赣北红军游击大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如今又是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村里依托红色资源,打造了红色研学基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学习、参观。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让这座古老的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到新时代奋斗者的履职担当,红色精神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红色是历史的记忆,绿色是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把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既守初心,又展宏图,让我感触很深,我有责任把这些故事讲好、传播好。” 大江网记者钟良说。

这是一次全网共振的传播盛宴。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红色地标的探访,更是一次全媒体时代的红色文化传播实践。采访团成员通过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以直播、短视频、图文报道等形式,多角度、立体化展现九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据统计,活动期间,#寻访九江红色地标#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5000万次,位列本地热度榜前三,多个相关话题登上微博九江同城热搜榜;发布相关短视频40余个,在全网引发热议;央广网、中青网、中国日报网、国际在线、凤凰网、百度网、新浪网、潮新闻、大江新闻、今视频等多家中央、省级媒体纷纷刊登活动相关报道;由掌中九江推出的《漫画星火征程路》系列作品被江西省委网信办全省推送……

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九江的红色文化底蕴,更彰显了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旺盛生命力。“这次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市委网信办干部詹西表示,他们将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优势,让九江的红色故事传得更远、更响。

见习记者 刘思茹 九江日报记者 梅俊/文 程鹏/摄 掌中九江记者 李君儒/视频)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