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喷嚏、发烧咳嗽,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不少家长容易混淆两者,随手拿起感冒药就给孩子吃,殊不知这可能埋下健康隐患。普通感冒和流感虽都属于呼吸道感染,但致病病毒、症状轻重、治疗方式差异巨大,尤其是儿童体质特殊,用药必须精准区分,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眼分清
普通感冒和流感的核心区别
普通感冒:“局部不适为主,症状较温和”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起病较缓,主要集中在鼻部和咽喉症状——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能伴有轻微咳嗽、咽干或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极轻。多数孩子精神状态不受太大影响,病程通常5-7天,靠自身免疫力就能痊愈,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
流感:“全身症状突袭,来势汹汹”
流感是流感病毒(甲、乙、丙型)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儿童普遍易感,且症状比普通感冒猛烈得多。典型表现是“突发高热”(体温常达39-41℃),伴随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嗜睡,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乙型流感更常见),而鼻塞、流涕等呼吸道局部症状反而较轻。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肺炎、脑炎、Reye综合征(脑病脂肪肝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简单总结:普通感冒是“局部小麻烦”,流感是“全身大作战”,单看“高烧+全身酸痛”就能快速初步判断。
用药红线
儿童绝对不能碰的“雷区”
不管是感冒还是流感,儿童用药都有严格禁忌,以下错误做法一定要杜绝:
1.禁用阿司匹林退热:流感期间给儿童吃阿司匹林,可能诱发Reye综合征,导致脑病和肝脏损伤,病死率极高;12岁以下儿童也禁用尼美舒利,避免肝损害风险。
科学用药
分清情况才有效
普通感冒:对症护理为主,用药仅缓解症状
普通感冒具有自限性,治疗核心是让孩子舒服些,等待免疫力恢复:
流感:抗病毒+对症治疗,早干预是关键
流感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家长必记
这些护理细节比吃药更重要
1.发烧时别用酒精擦浴,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优先温水擦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物理降温。
2.高热惊厥时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东西,立即让孩子侧卧,保持呼吸通畅,缓解后及时就医。
3.3个月以下小宝宝发烧、孩子持续高烧3天不退、精神萎靡嗜睡、呼吸急促,或出现抽搐、皮疹等情况,无论感冒还是流感,都要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4.每年按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儿童流感最有效的方式,能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杨春霞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