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已成为像“水、电、油”一样的基础资源。如何安全、经济地存储不常访问但需长期存储的“冷数据”,亦成为各行各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在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就有这样一个专为“冷数据”而建的“超级保险库”。
这个“超级保险库”就是捷誊云技术(江西)有限公司和九江电信合作推出的“冰川云”零碳数据中心。“我们常说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但那些需要保存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数据,比如政务档案、医疗影像、历史备份该如何存储呢?这正是‘冰川云’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捷誊云技术(江西)有限公司售前技术经理刘稳定介绍道。
走进中国电信中部云数据中心机房内,只见整齐排列的机柜、闪烁的指示灯、密集的光纤线缆构成了一座数据的“地下冰川”。刘稳定指着一排稳定运行的设备说:“这就是‘冰川云’的物理基石。我们把它称为‘零碳数据中心’,它比传统存储节能90%,成本降低超过50%。”
支撑这一高效能的,是项目核心的存储内核技术。“就像建房子要先打好地基,我们的存储内核技术就是‘冰川云’的根基。”深圳捷誊技术有限公司的存储架构师陈博进一步解释,这项技术能确保数据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都由最优存储介质承载,实现数据自由透明流动,同时搭配最先进的数据保护措施,让存储能效提升10倍,这也是“零碳存力平台”得以落地的技术核心。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结构,促进集成融合,提升安全韧性和运营可持续性。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落户在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的“冰川云”零碳数据中心正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目前,“冰川云”技术已应用于政府公共事务数据中心、运营商核心机房及金融行业归档系统,成为国产信创云存储底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机房现场,刘稳定用通俗的语言为我们拆解了“冰川云”的三大核心优势。“第一,成本极低,适合海量数据。我们的硬件成本只有传统存储的三分之一,能耗更是只有十分之一。”他解释说,“对于政府、金融、科研等需要保存海量历史数据的单位来说,这意味着可以用更少的钱,存更多的数据。第二,安全可靠,承诺‘万年之约’。我们提供99.999999999%的数据持久性。”刘稳定特别强调了这个“11个9”的可靠性指标,“相当于存储100亿个对象,平均上万年才可能丢失一个。第三,智能灵活,数据存入后并非‘石沉大海’,当需要调阅时,我们可以在几分钟内快速取回。”刘稳定介绍说。
在海量数据喷涌的今天,像“冰川云”这样既经济又安全、既智能又绿色的存储方案,正成为数字中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底座”。“我们希望通过江西项目的示范效应,把这种绿色、高效的存储模式推广到更多区域,助力九江乃至全省打造‘数据洼地’,推动传统数据中心绿色低碳转型。”陈博表示。
(张艺浔 九江日报记者 商乐)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