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抽样调查“数”民情

11月13日 16时 阅读 30205

“咚咚咚——”11月12日8点,清脆的敲门声在永修县涂埠镇同心社区响起。调查员郝艳霞熟练地亮出证件:“您好,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抽中您家,打扰十来分钟。”

居民刘女士一看是“熟面孔”,笑着敞开门:“快请进,需要啥数据,全力配合!”这温馨的一幕,近日在涂埠镇9个村(居)同步上演。

早在今年八月,涂埠镇的调查员们便开始了“踩点”之旅。319栋抽中建筑物、1925个住房单元,是他们用脚步丈量的范围。哪家常住,哪家出租,哪家空置,一笔一画,先落于纸面,再精准录入国家平台。

“正式登记时,图上看得明明白白,少走冤枉路!”郝艳霞指着电子地图说。这份“作战图”,是后续高效入户的坚实保障。

入户调查,看似简单,实则专业。为确保数据质量,县统计局精心组织了三轮培训,从建筑物精准标绘、问卷指标详解,到访问沟通技巧、系统操作演练,甚至模拟“人户分离”“居民拒访”等复杂场景。

镇统计办负责人认为:“‘行业’‘职业’等栏目易错。‘打工’太泛,需具体到‘餐饮服务员’;‘工人’不细,应填‘车工’‘电工’。”规范填答,是数据生命力的根基。

“这是国家统计局下发的证件,这是《致调查户的一封信》。”每到一户,调查员们必先亮明身份,耐心解释:“数据直报国家,镇村不留存任何隐私信息。”坦诚的沟通,消除了居民的顾虑。

“听完解释,大家基本放心签字了。”九居委调查员王美玲深有体会。信任,是叩开家门、更叩开心门的钥匙。

面对“上班族早出晚归”“老人眼花不便操作”等现实难题,调查员们展现出十足的韧性与温度。午休时分、华灯初上,是他们预约入户的“黄金档”;问卷条目,他们逐条念给老人听,顺手代填。“昨晚八点,刚等到下班的小杜,十五分钟就搞定了。”白莲湖社区的袁思思拍拍随身背包,里面装着民生期待。

这敲开的360户门扉,填写的每一份问卷,绝非简单的数字堆砌。它们是测算全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需求的基石。

家门口是否会新增公交线路?社区能否开设助餐食堂?学校的布局、养老资源的配置……这些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公共决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参考此次调查的成果。

被抽中的家庭,用短暂的配合,为未来家园的美好图景添砖加瓦;未被抽中的街坊,一声理解与宣传,亦是贡献。

“吱呀”一声门开处,万家灯火汇成国情的底色。每一次“咚咚”的叩响,每一次翔实的记录,都在纵横的经纬线上,精准标注着涂埠镇乃至永修更广阔天地的发展坐标与民生温度。

(通讯员 曾亚新 郑文斌)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