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盆底”出发,去阅读女性人生的视角
我是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盆底疾病防治中心的一名治疗师。
我们的工作很具体,每天面对的,是女性们难以对人言的困扰:咳嗽漏尿、子宫脱垂、产后松弛、夫妻生活疼痛……

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有的只是最私密、最真实的尴尬和无奈。
是难以启齿的“难言之隐”——咳嗽、大笑时的意外漏尿;是身体深处的下坠感,仿佛有什么东西正要离开它原本的位置;是产后难以恢复的松弛,以及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存在。
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的工作拥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视角——一个从“盆底”出发,去阅读女性人生的视角。
我手中感受到的,是一位女性生产后多年留下的痕迹。她抱着宝宝来时,脸上满是幸福,但言谈间却藏着焦虑。她小声问我:“医生,我还能像以前一样,跑跑跳跳吗?我害怕漏尿”那一刻,我摸到的,是新生命带来的喜悦,以及这份喜悦背后,身体默默承受的代价。
我手中感受到的,是一位中年阿姨半辈子的操劳。她可能为家庭、为工作忙碌了几十年,身体那根一直绷着的弦,终于在她快退休时,发出了“松弛”的警报。她常常笑着说“老了,不中用了”,可我知道,她只是习惯了付出,却忘了如何照顾自己。
我手中感受到的,还可能是一位姐妹婚姻中的隐痛。那些难以启齿的疼痛和不适,悄悄影响着她的亲密关系,磨损着她的自信。她来到这里,需要鼓足很大的勇气。
所以,我们的工作,远不只是看报告、做治疗那么简单。
大部分时间,其实花在“听”和“说”上。
要听出她们没说出口的担忧——怕被嫌弃,怕再也回不到从前。要用最通俗的话,告诉她们:“这不是你的错。这是身体在告诉你,它累了,需要帮助了。”要一遍遍地解释、鼓励,帮她们把那份因身体问题而丢失的自信,一点点找回来。
治疗仪上的电流和生物反馈,是冷冰冰的技术。但让技术产生效果的,是信任,是那份“我懂你”的连接。
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不是肌力报告从3级变成5级。
而是那位妈妈复诊时,开心地告诉我:“我昨天带孩子去公园,敢放心追着他跑了!”而是那位阿姨笑着说:“现在去买菜,提着东西走回家,下面也没那种坠坠的感觉了。”而是看到她们眉头舒展,眼神里重新有了光,轻松地走出诊室。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修复的,不只是一块肌肉,而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生活的底气。
作为一名盆底治疗师,我看到的,是女性最脆弱的一面,但同时也看到了她们最坚韧的一面。她们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付出了那么多,而当身体发出信号时,她们又勇敢地来到这里,为自己做出改变。
这份勇气,值得所有人的尊重和理解。
在此,我想对每一位女性说:关注您的盆底健康,就像关注您的容颜与内心一样重要。它是一切活力的基石。不必忍耐,无需羞涩,您的困扰,我们深知;您的需求,我们珍视。
愿每一位她,都能被温柔以待,从内到外,活得挺拔、舒适而自在。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