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我刚刚发现怀孕了,但我一直在吃XX药,这孩子能要吗?”
在孕前保健门诊,这是最常被问及、也最让准妈妈们焦虑的问题之一。
许多女性是在用药过程中意外怀孕,对药物是否会影响胎儿充满担忧。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性地聊一聊,在“备孕”这个关键时期,哪些药需要“拉黑”,哪些药可以“过关”,帮助大家科学规划,安心备孕。

为什么孕前用药需要特别关注?

“全或无”时期的不确定性: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的4周内(约孕2周前),药物对胚胎的影响遵循“全或无”的理论。即药物若导致严重损伤,胚胎会停止发育;若未受影响,胚胎可继续正常发育。但我们无法预测结果,且一旦怀孕,就已处于这个时期的末端。
药物半衰期的存在:药物在体内完全代谢需要时间。有些药物成分可能在体内停留数天甚至数周。如果在发现怀孕后才匆忙停药,药物成分可能依然对早期胚胎造成影响。
为慢性病管理留出缓冲期: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甲减等需要长期用药的备孕女性,孕前更换药物、调整剂量并达到稳定状态,需要时间。临时抱佛脚会增加孕期风险。
结论:真正的安全,始于计划怀孕的那一刻,甚至更早。

孕前用药“红绿灯”
红灯区:备孕前必须咨询医生并更换的药物
这类药物有明确的致畸性或对胎儿有严重毒性,是孕前保健的重点筛查对象。
1.“沙坦”和“普利”类降压药
·代表药物:厄贝沙坦、缬沙坦、氯沙坦(沙坦类);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普利类)。
·风险:妊娠中晚期使用会导致胎儿肾脏损伤、羊水过少、头颅畸形甚至死亡。计划怀孕前就应停用,并换用孕期安全的降压药。
2.维A酸类及其他致畸性药物
·代表药物:
·异维A酸:治疗重度痤疮,致畸率极高,是孕前必须严格停用的药物。
·阿维A:治疗银屑病,在体内清除慢,停药后需避孕长达3年。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等,有明确的致畸作用,通常建议停药后3-6个月再怀孕。
·核心建议:治疗皮肤病时,务必告知医生您的备孕计划,选择替代方案。
3.某些镇静安眠药与抗癫痫药
·代表药物: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与神经管缺陷、颅面部畸形等风险相关。备孕时需在神经/精神内科医生指导下,尽可能换用风险更低的药物,并补充足量叶酸。
4.四环素类抗生素
·风险:影响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导致“四环素牙”。
5.抗病毒药物:代表药品:利巴韦林
备孕女性禁止使用利巴韦林抗病毒药物,使用前必须确认未怀孕。用药期间及停药后至少6个月(部分指南建议9个月)内必须采取严格避孕措施。

黄灯区:需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这类药物并非绝对禁忌,但需评估其必要性,并尽可能选择更安全的替代品。
1.部分抗抑郁/抗焦虑药:如帕罗西汀与心脏畸形风险轻度相关。切勿自行停药!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复发,对母亲的伤害同样会危及胎儿。精神科医生会评估,决定是换药、减量还是维持原方案。
2.华法林等抗凝药:有致畸风险,但某些换瓣术后的患者必须抗凝。医生会权衡血栓与出血风险,可能在孕早期换用肝素。
3.某些降糖药:如磺脲类。越来越多的指南认为二甲双胍在孕期相对安全,但仍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内分泌科医生决定是否需换为胰岛素。

绿灯区:可在医生指导下安全使用的药物
1.孕期安全的降压药:如拉贝洛尔、甲基多巴、硝苯地平缓释片。
2.补充剂:叶酸建议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0.4mg或遵医嘱(如有神经管缺陷生育史则需更高剂量)。
3.多数常用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是孕期缓解疼痛和发烧的相对安全选择;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在医生指导下也是安全的。

备孕女性的“三步走”行动建议
1.第一步:建立“用药清单”
在孕前咨询时,主动向您的医生提供一份完整的用药清单,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草药和保健品。
2.第二步:启动“主动沟通”
慢性病患者:与专科医生(心内科、内分泌科等)和产科医生共同制定“孕前用药过渡方案”。
因急性病就诊时:第一时间告知医生“我正在备孕”,这能帮助医生为您选择最安全的药物。
3.第三步:牢记“两个绝不”
绝不自行停药:尤其是治疗慢性病的药物,突然停用比药物本身可能更危险。
绝不隐瞒用药史:即使使用了“红灯区”药物后怀孕,也不要隐瞒或自行决定流产。应立即咨询医生,全面评估风险,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备孕是一段充满希望的旅程,科学的准备是给宝宝最好的第一份礼物。通过主动的孕前用药评估,我们可以将未知的风险降至最低,带着知识和信心,迎接一个健康的宝宝。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