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智护中心助力早产宝宝打通“生命喂养通道”

10月22日 10时 阅读 31459

025cc92a3fb02546a80be2f127da1186.jpg

“喂一次奶像一个世纪那么长。”

“他一憋气,我们全家都跟着不敢呼吸。”

“每喂一次奶,都像是上了一次战场,真的害怕。”

“孩子总呛奶,体重也长得慢,我们真的没办法了……”

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早产高危儿家庭智护中心,我们深知,“喂养困难”是许多早产和高危宝宝回家路上最难闯的一关。今天,我们想通过小宝(化名)的故事,告诉所有正在经历同样焦虑的家长:你们面临的难题,我们看到了,并且,我们可以一起解决。





01 困境


一顿奶,一小时,数次呛咳与全家人的心力交瘁


34周早产的小宝,出院后仍需带氧回家。更棘手的是,他存在严重的吸吮—吞咽—呼吸不协调问题。

喂养困难:50毫升奶,需要爸爸妈妈奶奶三人协作,耗时一小时。

频繁呛咳:过程中频繁屏气、呛奶四五次,脸色发紫,风险极高。

生长受阻:因喂养体验恶劣及奶量摄入不足,孩子的生长发育一度令人担忧。

这个家庭,仿佛被困在了一场关于“吃”的战斗里,精疲力尽。



图片



02 转折


一份深夜的等待与一个坚定的选择



在辗转南昌、北京多家医院后,这个疲惫的家庭再次将希望寄托于我们。那天傍晚,得知他们将从北京返程并直接来院,刘维民主任、主诊医生和护士长不约而同地留了下来,默默等待到深夜。

“我们来接他,我们等他。”

这句简单的话,是这个家庭历经波折后听到的最安心的话语,也开启了在智护中心的第二次、也是决定性的一次入驻。



图片



03 破局


专业,是唯一的路径——我们的“喂养闯关方案”


由刘维民主任领衔,智护中心为小宝启动了一套精准的“喂养闯关”个性化方案:

视频下的“显微镜式”分析:每一顿喂奶全程录像。护理团队与刘维民主任共同逐帧回放视频,分析每一次呛咳、每一次屏气的原因。

每日刷新的“动态处方”:基于分析,团队每日制定新的喂养策略:从奶嘴型号、流量控制,到喂哺姿势、协调性训练方法、呼吸暂停时的精准刺激手法,所有细节都为小宝“量身定制”。

555.jpg

闯过关键的“呼吸之坎”:我们发现,当孩子屏气时,家属因恐惧而拔出奶瓶,反而破坏了节奏。我们指导家长:“这一刻,我们不能退。要用温柔刺激帮他重启呼吸,陪他建立自己的安全节律。”

全方位的发育支持:同步进行的,还有每日的婴儿SPA、音乐律动、感官刺激和脾胃调理,为喂养训练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图片



04 新生


从战场到温床,一顿安心奶带来的希望


改变,在专业的守护下如期而至:

第1-2天:在护士手中,喂奶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30分钟,呛咳次数锐减。

第3-4天:孩子能在20分钟内完成喂养,吸吮-呼吸协调性明显改善。

第7天:妈妈亲手为孩子喂奶,15分钟,0呛咳,顺利完成。

当她看到孩子在自己怀里安稳、满足地吃完奶时,泪水夺眶而出。这一次,不再是绝望的泪水,而是幸福的释然。她从最初因痛苦而抗拒,到最终全然接纳了这个需要她、也深爱着她的孩子。

图片3.png



图片



05 共情


我们修复的,不仅是喂养的节奏


我们深知,修复母婴情感的连接,与解决喂养技术问题同等重要。

深度的心理疏导:刘维民主任多次与妈妈深入沟通,不仅分析病情,更疏导她内心的自责与恐惧,帮她从“抗拒事实”转向“接纳孩子”。

无处不在的正念引导:在日常护理中,护士会有意识地引导妈妈:“看,宝宝今天吸吮更有力了,他在为你努力呢!”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同阳光,一点点照进妈妈焦虑的内心。

图片1.png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果您也在经历:宝宝喂养困难,吃奶时间长、非常费力;频繁呛奶、屏气,喂养过程险象环生;因喂养问题导致生长缓慢、体重不增;在喂养中感到无比焦虑、挫败和无助;请知道,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早产高危儿家庭智护中心,专注于为0-2岁早产/高危儿解决早期发育难题,特别是喂养障碍、呼吸协调、家庭照护能力提升等核心问题。

在这里,爱与专业,永远为您和宝宝留着一盏灯。

地址: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九江市儿童医院康复楼6楼 早产高危儿家庭智护中心

温情守护热线:0792-8381105 15870869935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