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江丨(讲述)我也说《聊斋》——《聊斋》系列电视剧创作片忆

09:01 阅读 28373

image.png

我也说《聊斋》

——《聊斋》系列电视剧创作片忆

■ 王一民

1987年4月19日,《聊斋》创作研讨会在福建宁德飞鸾海军基地招待所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剧十多人出席,我也应邀参会。福建电视台台长俞月亭主持此次研讨会。他说:“我们决定拍摄《聊斋》系列电视剧,暂定拍摄60集。先做第一件事,搞剧本。在座的都是我们请来的电影编剧,到这里小住十天,读原著,选篇目,每一篇写两集,即一部电影的长度。要求在两个月之内拿出第一批剧本。”

参会的有来自北京的赵大年、苏叔阳,来自长春的肖永宪、盛曼姝,来自江西的毛秉权和我,还有来自上海的和福建本省的李栋等人,大家都是当时影坛写手。经过十来天的阅读,大家体会到蒲松龄奇幻的狐鬼故事中,包裹的现实情感。这些故事情节离奇却寓意深刻,人物塑造鲜活,语言精练典雅。大家的创作欲望被激起。经过自报与协商,大家各自选定了篇目,我确定改编《陆判》《阿绣》《地府娘娘》《书痴》《荷花三娘子》和《杀阴曹》六篇。福建电视台委派李栋为剧本统筹。研讨会结束,大家各自回家写作,约定次月交稿。李栋是广西人,曾拿过全国第一届短篇小说奖。他与我一见如故。当时,我正好手中无事,被他邀到福州住下。他希望我先拿出一个剧本,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我写好两集《陆判》,李栋也完成了两集《鲁公女》,比预定计划提前一个月。俞台长非常高兴,有了剧本,就建组拍摄。

 《陆判》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书生朱尔旦生性豪放,因爱喝酒交了一个半神半仙的地府朋友——陆判。住在十王庙的陆判常常半夜到朱家痛饮,天明才走。朱夫人贤惠待客,不以为怪。一次,陆判看到放在桌上的文稿,摇摇头说:“不通,不通。”朱尔旦说:“我也常为此事受文友的讥讽,请判官教我。”陆判又摇头:“你是心窍不通,教也无用。”朱尔旦苦苦相求,陆判想了想,这才点头。他说:“我饮了你不少酒,是要还你人情。”某夜,陆判怀抱一个包袱闯了进来,原来包袱里是一颗三窍心。人刚死,这颗心还在跳。陆判为朱尔旦点穴止血,取出一把尖刀,在烛光下把朱尔旦开膛破肚,换了心。半个时辰后,朱尔旦醒来,见桌上有一颗软软的血球。原来,这就是朱尔旦之前的心。朱尔旦大惊,问陆判是不是杀了人。陆判说,是此人走路不抬头,被车撞死了。但他的心没死。陆判伸出三根手指:“此心有三个窍,够你用了。”果然,朱尔旦换心之后文思大进,吟诗作对行云流水,再无人耻笑。

自此以后,朱尔旦对陆判恭敬有加,好酒勤进。一次,朱尔旦趁酒酣耳热之际突然问陆判,人心可换,人头可以换不?陆判随口应答:“当然。”朱尔旦说,他的妻子面貌不美,若能换个好看的,他自然感恩不尽。陆判闻言一怔,猛拍桌案,震裂杯盘。大声骂道:“贪心不足则生悲!你竟敢说出此等混账话!”朱尔旦惊得一身大汗,伏地叩头不止。陆判起身要走,朱尔旦捧起酒杯挽留,陆判迟疑地接了酒杯一饮而尽。喃喃自语:“这酒债是越欠越多,要还的……也罢,我答应你,尽心寻觅。”果然某夜三更,陆判骤至,怀抱红布包,说是找到一个佳丽头颅,特来更换。朱尔旦大喜,引他入内室。见朱夫人侧身眠卧。陆判把红布包交朱尔旦抱定,自己则从靴中抽出匕首,按住夫人颈项。朱夫人的头颅迎刃而落,滚到枕畔。朱尔旦赶紧取出手里的美人头,合在朱夫人脖子上。陆判把朱夫人原本的头提走后消失了。五更时,朱夫人醒来,发觉颈间微麻,一搓,有血块纷纷落下,非常惊骇。朱尔旦急忙告诉缘由,夫人啐了他一口,取镜自照,发现自己果然变成了一个美人。

原著写到此处,交代了美女的头的来历,并用托梦之法安抚对方。于是,朱尔旦一家平安到老。但作为编剧,我觉得贪婪的朱尔旦若不受到惩罚,实在有失公平。于是我笔锋一转,换了头颅的朱夫人,根本不认识朱尔旦,大叫大骂起来。

原来,头颅是吴侍御家的千金小姐。上元节游十王殿时,遇见无赖窥艳。无赖尾随吴小姐到家后,趁夜入室潜进闺房,杀死了她的婢女。吴小姐不从,大声呼喊。无赖杀死吴小姐,断头而去。陆判通晓阴阳,得到吴小姐的头颅,遂与朱夫人换上。吴小姐从朱夫人身上醒来,哪里认识朱尔旦,以为是无赖,便大呼捉贼。朱尔旦一家顿时乱成一锅粥。这事很快传扬出去。吴侍御正为女儿被杀,失落头颅而苦恼。听说女儿在别人家复活,急忙派人到朱家看个究竟。发现女儿还活着,变成朱家的夫人后,吴侍御怀疑是朱尔旦为非作歹,便将他一纸诉状告到府衙。朱尔旦被拘入狱。

通晓人间地府的陆判,让朱尔旦坐了三天大牢,再去知府床前托梦,将事情缘由一一诉说。陆判直说是自己贪酒误事,愿罚俸三年,戒酒服役。知府明白后,开庭训教朱尔旦一番,将其免罪释放。并将真正的罪犯杨大年捉拿归案。朱尔旦虽然被释,但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不知所终。

由于《聊斋》是古典名著,创作团队强大。以张刚为首的南昌影视创作研究所愿意出资建组拍摄,俞月亭欣然应承,两省联合,成立“聊斋系列电视剧创作总部”。俞月亭、张刚为总监制。

 《陆判》剧组很快成立,由牛犇执导,王强饰朱尔旦,马戈饰陆判,陈怡饰吴小姐。两集戏很快就拍完了,当年11月底制作完毕。另一个剧组《鲁公女》也制作完毕。12月初,《聊斋》创作总部在福建宁德召开第一次看片会,请来了北师大教授文怀沙、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袁世硕等专家到会。《鲁公女》好评通过,在分析《陆判》的样片时,文怀沙说,一个人是“一个司令部”还是“两个司令部”?朱尔旦换心,变聪明了,文思泉涌。他老婆换了头,为什么就不认识老公了?这涉及到人格统一性、自我认知与伦理困境的核心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与会者议论纷纷。袁世硕直击矛盾焦点:换头换心之后的人,究竟是以“头”(大脑意识、记忆)还是以“心”(情感、性格)来界定身份?如果两者有冲突,那这个人到底是谁?是吴小姐的灵魂借尸还魂,还是朱夫人的身体植入了新的人格?

我当时在北京修改另一个剧本,没有参会,也没有看到牛犇拍摄的样片,是剧本统筹李栋电话告知了。他问我,怎么回答“两个司令部”的问题。我很明确地说:“头是大脑,是‘司令部’;心,算是‘参谋部’吧。”

李栋支持我的看法。他代表制片方在会上发言,剧中明确以头颅(大脑)作为意识和人格的核心载体,朱妻换头后完全延续了吴小姐的记忆、学识、审美和性格。朱尔旦因贪婪美色给妻子换头,最后印证了陆判的警告:贪心不足则生悲。他认为,我改动原著表达的批判意识,是深化了主题。

李栋的解释平息了专家的争议,却没有说服发行人。会后有人说,《陆判》是《聊斋》的主要篇目,改动这么大,怕影响发行,建议重拍。台长俞月亭也—时拿不定主意。此时,来自日本NHK(日本广播协会)的记者打破了僵住。

原来福建电视台筹备《聊斋》拍摄的消息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引起日本NHK的关注。在会议期间,NHK记者找到俞月亭,说他们总部要购买《陆判》的播放权。日本NHK认为,“两个司令部”具有话题性和讨论价值,容易引起观众反思。这一争议既符合聊斋“谈鬼说狐,针砭世情”的精髓,又能吸引现代观众对科技伦理(人工智能)意识的联想。

通过与日本记者的交谈,俞月亭意识到,经典文学的改编,既要尊重原著精神,也要敢于创新。87版《聊斋》选择放大矛盾而非回避,是为了借奇幻外壳探讨更尖锐的现实问题,如欲望、身份焦虑等问题。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引发争议,但也跳出了简单的道德说教,具备了哲学思辨的厚度。

不久,剧本逐渐到位。除去尚要修改的剧本,有20多集可以投拍。为解决资金难题,总部十多人分成几组找赞助,无一例外地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充分显示了名著的影响力。上海电视台刘印平担任执行总制片,他一到位,立即拉起一个剧组,导演了我根据《锦瑟》改编的《地府娘娘》,并找来了上海戏剧学院教师、《围城》中扮演苏文纨的李媛媛担任主演。电视剧拍出后,获得一致好评。

1988年9月,《聊斋》总部挑选7部11集作为第一批完成片在全国30多个省级电视台同时播出,引起强烈反响。同年11月,俞月亭、李栋和刘大印(原名刘印平)应日本东和公司经理深泽一夫之邀访问日本,签订东和公司购买全部80集《聊斋》电视播出和录像带放映权。

经过艰难的努力,历时三年,《聊斋》系列电视剧最后完成75集。谢铁骊、谢晋、陈家林、赵焕章等著名导演,陈红、赵静、何晴、李媛媛、茹萍、何政军、徐少华等演员都在各个剧集里倾情演出。全剧分三批播出。该剧成为全国一代人的美好记忆。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都到心头来……”这首《说聊斋》的主题歌成为永恒的经典。

在《聊斋》系列电视剧中,我编写了《陆判》《阿绣》等6部10集电视剧。有幸参加这样全国性的大制作,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30多年过去,与我合作过的朋友,我至今难忘。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925488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熊焕唐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