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奇秀,秋意正浓。历经两日对九江的深入调研后,10月12日,2025年长江经济带主流媒体九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调研行迎来收官之日。调研组一行循着秋光登临庐山,先后走进庐山植物园、庐山博物馆、庐山抗战纪念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庐山会议旧址,在绿意盎然中触摸生态脉动,在文物史料中探寻文化根脉,在红色记忆中感悟精神力量,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踏入庐山植物园,仿佛闯入一座“植物基因宝库”。参天古木与珍稀花草错落有致,云雾缭绕间更添几分灵秀。作为中国第一座亚高山植物园,这里收藏着国内外植物标本10万余号,培育着数千种珍稀植物。调研组沿着蜿蜒的石板路前行,不时驻足观察珙桐、水杉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听工作人员讲解生态保护与物种繁育的故事。
从自然秘境转入红色人文地标,庐山博物馆更添一份特殊的历史厚重感。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现址坐落于庐山牯岭东谷芦林湖畔,其前身是毛泽东同志旧居。调研组漫步馆内,重点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旧居展区,通过保存完好的生活场景、文献资料,直观感受历史岁月的印记。
怀着崇敬之心,调研组先后走进庐山抗战纪念馆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庐山会议旧址。在庐山抗战纪念馆内,调研组深刻感悟军民团结的抗敌精神;移步庐山会议旧址,厚重的历史氛围扑面而来,这里见证了重要历史时刻,珍贵的文献资料与历史场景还原,让调研组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些珍贵的史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九江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这种精神力量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安徽日报编委、审读考评办公室主任蒋莉动情地说。
谈及整个调研行对九江的印象,蒋莉感慨万千:“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的文脉延续,到九江港的通江达海;从德福科技的‘全球第一’,到庐山的生态人文双优,九江用实践诠释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这是一座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城市。未来,我会持续关注九江,记录这座城市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新作为、新精彩。”
至此,2025年长江经济带主流媒体九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调研行活动圆满结束。连日来,媒体记者们用脚步丈量九江大地,用镜头捕捉发展瞬间,用笔墨记录时代变迁。大家纷纷表示,将把九江的发展故事、创新经验、人文魅力传播到长江经济带沿线乃至全国,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贡献媒体智慧与力量。
(九江日报记者 余超/文 洪显智/摄)
编辑:方旬瑜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