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补充耕地项目则是守护耕地红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抓手。自土地开发补充耕地项目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九江市以“三聚焦”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专项整治工作真查真改、走深走实、见行见效,让每一寸补充耕地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针对补充耕地项目全流程、全链条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后期管护不到位、质量不达标等21个关键问题,我市不回避、不敷衍,紧盯关键环节,积极组织责任部门深入一线督导,逐一分析问题根源,量身定制切实合规的整改路径,每一项措施都直击“病灶”,确保整改有方向、有标准、有实效,让补充耕地从“数量达标”向“质量过硬”转变。自整治工作推进以来,全市排查发现补充耕地项目撂荒问题69个,涉及耕地指标1641.71亩,目前通过翻耕复耕实现整改项目52个,共“整”活土地面积1079.16亩。不仅“守”住了指标,“整”活了土地,也“改”出了美景,一片片补充耕地变身“希望田野”。
解决问题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我市以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建立补充耕地项目管护培肥资金使用管理方面细则,发放历年后期管护资金966.01万元,有效提升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同步梳理总结整改经验,将各项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制度规范,出台21项配套管理制度。从项目立项审批到后期管护考核,从资金使用监管到农户权益保障,形成全流程、闭环式的制度体系,为补充耕地项目的规范化、长效化管理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持续强化监管,杜绝“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确保新增耕地有人种有人管,让曾经的撂荒地块重新焕发生机,助农增收。
针对整改标准不一、佐证不清、销号困难等堵点,市自然资源局探索拟定问题整改标准化路径,如对新增耕地撂荒、工程损毁未修复等突出问题,统一制定标准尺度,明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联合财政、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组建联合验收小组,逐个问题、逐个地块实地核查验收,确保全市各项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同时组织专题培训会,通过政策解读、现场答疑等方式,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指导各地按照“问题整改清单化、验收标准规范化、佐证材料模板化”进行整改,确保整改措施落地无偏差、执行不走样,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守护好补充耕地“生命线”,让每一块耕地都成为孕育丰收的沃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九江力量。
(程慧灵 郭丽娜 九江日报记者 朱曦薇)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