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鉴历史 青春担当

8月29日 18时 阅读 29672

八十年光阴流转,历史长河奔涌不息。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钟声敲响,我们站在时间的这一端回望,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依然如此清晰而沉重。《南京照相馆》的故事,如同一枚时间的琥珀,凝固了民族最深的痛楚与最坚韧的希望——橱窗里陈列的遇难者照片,无声却震耳欲聋。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证物,更是穿越时空的凝视,质问着每一代人:你们将如何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历史从不只是过去的回响,更是未来的序章。即将进行的九三大阅兵,将是国家意志与和平信念的庄严宣告。战车轰鸣、步伐铿锵,展示的是捍卫和平的实力与决心;但阅兵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是一堂全民的历史公开课,提醒我们“忘战必危,忘危必亡”;它更是一种象征——一个珍视历史的民族,才能拥有清晰的未来航向。在纪念与展示的背后,是民族从深重苦难中淬炼出的智慧: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征服,而在于守护生命的尊严与和平的宝贵。

而我们作为青年一代,生于盛世,长于安宁,更需主动肩承历史的重量。这份担当,始于对真实历史的敬畏。我们走进《南京照相馆》这段历史,让那些无声的面孔刺痛心灵,让历史的悲剧成为道德罗盘上永不偏移的指针。继而,应将这份感悟转化为理性思考与积极行动——在纷繁信息中明辨是非,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更重要的是,将爱国情怀融入具体而微的实践中:精进学业、恪守职责、关爱他人、参与公益,以日常的善行垒筑社会进步的基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本质上是人类良知、正义与勇气的胜利。八十年后,我们纪念胜利,不仅是向先烈致敬,更是为未来赋能。青年当以历史为镜,看清来路;以强国为誓,明确责任。让每一颗年轻的心都成为传承历史记忆的容器,让每一个青春的脚步都迈向民族复兴的征程。唯有如此,和平的天空才能永远湛蓝,先辈的牺牲才能彰显永恒的价值,而我们这一代人,也才能在历史的考卷上,写下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案。

 (北京化工大学 王子徐)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