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修水,太阳像个火球挂在天上,地表温度烤得人脚底板发烫。修水县蓝天救援队党支部书记、队长潘卫东,修水县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兼修城志警协会副会长阮林保凭着“退伍不褪色”的拼劲,带领队伍17小时救回了两位走失的老人——这背后,是汗水浸透的制服,是磨破的鞋底,更是刻在骨子里的军人担当。
8月6日2时,西港镇佛坳村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梁大妈独自出门,等家属发现时,室外气温已经37℃。“老人在山里多待一分钟,就多一分险。”接到消息,潘卫东和阮林保紧急集合队员,扛着无人机、水下摄像头火速出发救援,修城志警的队员也骑着电动车赶到现场,当地村民更是扛着锄头、带着水,自发加入搜寻队。最终,大家在山上发现了梁大妈。此时,老人的生命体征微弱,情况非常危急。“必须马上送医。”潘卫东火速将老人送往西港卫生院抢救。
去卫生院的路上,梁大妈出现两次晕厥。 潘卫东在颠簸的车厢里一手扶稳老人,另一只手攥着她的手,低声鼓励:“您一定要挺住,到医院就好了。”与此同时,他和同车的队友迅速展开急救,小心地用瓶盖一点点喂水,用湿毛巾擦拭降温,拍抚唤醒。直到安全将老人交到医生手里,潘卫东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这时他才感到脚后跟钻心地疼——救援靴里的袜子早已和磨破的皮肤粘在了一起。
这边刚安顿好,当日21时许,修城志警的电话又打来了:万坊的张大爷15时出门后没回来,也是患阿尔茨海默病。潘卫东刚扒了两口冷饭,撂下筷子就起身:“走!”阮林保揉了揉酸胀的腿立刻跟上。潘卫东和阮林保“兵分两路”展开搜索。潘卫东赶往马家洲方向排查,阮林保则驾驶救援车直奔散原中学附近。修城志警的微信群瞬间炸开了锅,线索一条条涌来,其中一条线索引起大家的注意:“散原中学附近好像见过张大爷。”到了地方,阮林保果然见张大爷在路边晃悠,眼看就要往马路中间走。他推开车门就冲过去,一把扶住张大爷:“大爷,我送您回家!”张大爷死死攥着他的胳膊,那力道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阮林保小心地将老人扶上车,安全送回了家。第二天,张大爷的家属捧着锦旗找到修城志警万坊中队,红绸金字写着“热情服务,无私奉献”。
这两场救援里,潘卫东和阮林保两位退役军人像队伍里的“领头羊”,指挥协调、冲锋在前。他们把军营里的“不抛弃、不放弃”,变成了守护乡亲的实际行动,让这酷暑里的救援,透着军人的硬核温度。
(朱新军 九江日报记者 余超)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