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盆底肌

8月29日 16时 阅读 30814

不知你是否或多或少体验过这样的尴尬:

搬重物动作大一点、大笑一下、咳嗽一声,就担心自己“尿裤子

阴道口坠坠的像是有肉要掉出来

爱爱生活总感觉体验大不如前……


微信图片_20250827100521.jpg



这些现象的背后,多数是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就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它像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底脏器。盆底肌具有控制排尿、控制阴道紧缩度、控制排便、增进性快感等多项功能。这不仅是产后康复的核心议题,现代运动医学中,瑜伽教练常强调“先激活盆底肌”的重要性——它是贯穿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功能性基石。


图片1.png


图片

盆底损伤:不可忽视的多米诺效应

图片

盆底肌堪称肌群中的「全能选手」,承担排尿、排便、性功能与脏器支撑等多重任务。一旦受损,“忍耐”可能加剧恶性循环,它很可能导致:

压力性尿失禁(大笑/咳嗽漏尿)

盆腔器官脱垂(子宫/阴道膨出)

性功能障碍(性交疼痛、快感缺失)

慢性疼痛(腰背痛、盆腔痛)


微信图片_20250827104419.jpg


积极干预的益处:预防漏尿、改善便秘、提升性生活质量、延缓盆腔衰老。


图片

盆底危机:不只属于产后女性


图片

图片2.png

怀孕时胎儿长大导致子宫重量增加,加上激素的作用,会导致盆底肌张力衰退(所以剖宫产也无法完全避免盆底肌受损);分娩时,胎头下降、娩出时的过度拉伸造成盆底肌肉、结缔组织和神经的机械性的损伤。

图片3.png

高危因素全景解析

妊娠分娩:胎儿压迫+分娩牵拉直接损伤肌纤维,剖宫产也难以完全避免。

衰老:雌激素下降导致胶原流失,盆底支撑力逐年减弱。

生活方式:肥胖、慢性咳嗽、久坐、便秘等长期腹压增高行为。

盆底健康管理是所有女性终身的必修课。 


图片

拿什么拯救受损的盆底肌?


图片

预防和改善轻度盆底功能障碍最广为人知的办法,就是做盆底肌紧致大法——凯格尔(kegel)运动

图片5.png

凯格尔运动始于19世纪40年代,是指有意识地对肛提肌群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以增加尿道、阴道及肛门的阻力,增强尿控能力。

这个锻炼方法虽好,但并不是全无缺点。凯格尔运动看似简单,盆底肌的位置却不好找。有数据显示,30%—50%的女性无法进行正确的盆底肌收缩。错误的锻炼方式可能会使其他肌肉代偿参与,甚至加剧盆底肌的损伤。面对肌力低下、不能自主控制盆底肌收缩的小伙伴,更建议大家先到医院通过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掌握正确的训练技巧

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凯格尔锻炼对预防妊娠期及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作用显著。感兴趣的小伙伴,请拿好这份锻炼宝典,盆底肌的锻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灵活性训练、力量型训练和协调性训练



凯格尔运动训练方法


收缩盆底肌小技巧:该动作类似在排尿时中断排尿的感觉。

训练方法: 先让盆底自然放松,持续1~3秒;然后将盆底保持收缩状态,持续5~7秒。

推荐姿势:站姿、坐姿、躺姿都可练习,随时随地即可开练。

训练频率:每天3组,每组10次。持续5~10分钟。

微信图片_20250827105728.jpg



不管是否成为母亲,很多女性的一生都称不上“容易”。所以我们更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在盆底肌出现问题时,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方式,及时治疗、全力康复!


图片6.png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