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女性的“难言之隐”

8月22日 10时 阅读 31545

“笑尿了”本是句玩笑话,但对一些女性朋友来说,却是真实的尴尬!生完宝宝发现自己连跳绳、跑步甚至大笑都成了“高危动作”,稍不注意,就可能不自觉地漏尿。这并不只是个例,这种让人难以启齿的“社死现场”背后藏着数亿女性正在遭遇的“隐秘之痛”,它们像高血压、心脏病一样普遍却常常被默默忍受或忽视,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妇一科主任、盆底疾病防治中心主任黄霁各位女性朋友聊聊这些难言之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图片

【主持人】:

陈新

【本期嘉宾】: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妇一科主任盆底疾病防治中心主任黄霁

图片

黄霁,副主任医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妇一科主任盆底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学术任职:江西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妇科泌尿盆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盆底学组副组长江西省医学会妇科盆底康复学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产康复技术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擅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宫腹腔镜、妇科泌尿及盆底重建等妇科微创手术。

【嘉宾精彩介绍】

1、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答:盆底组织就像一张“吊网”,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维持其正常位置和功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或退化,盆腔器官位置或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正常情况下,盆底肌群像弹簧一样有弹性,能随着活动调整力量,稳稳托住膀胱、子宫、肠道这些“重要住户”稳稳当当。但要是这张“吊床”松了、没劲儿了,麻烦可就来了!

2、盆底肌群在人体中起着什么作用?

答:抱娃打个喷嚏,裤子湿了……跳个广场舞,自己走着走着路,下体有异物掉下来,朋友聚会开怀时刻大笑,或者突然咳嗽打喷嚏尿液控制不住地流出来,和爱人亲密时刻疼痛难忍。私处异味、瘙痒、干涩疼痛……

①尿失禁:盆底的肌肉和韧带出现松弛或损伤会影响尿道的控制,导致尿失禁。

②便秘与排便困难:盆底肌不给力,上厕所感觉使不上劲或者排不干净。约20%的成年人有慢性便秘,其中一部分与盆底功能障碍有关。③性功能质量下降:盆底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性交疼痛或减少性快感,影响伴侣关系。

④器官脱垂: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器官如膀胱、子宫或直肠脱垂,使其向阴道或肛门方向突出,这种情况在50岁以上的女性中较为常见。

⑤腰背痛:盆底功能障碍可能会引起腰背部的疼痛,因为这些肌肉也参与维持脊柱的稳定与平衡。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提示盆底肌可能出问题了,别忽视!

3、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妊娠与分娩:妊娠期间胎儿对盆底的压迫,以及分娩时盆底组织的过度牵拉,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②慢性腹压增加:长期便秘、慢性咳嗽、肥胖、重体力劳动等会增加腹内压,导致盆底组织长期受压,失去弹性。

③激素变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盆底组织萎缩、松弛。

④其他因素:如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久坐)、营养缺乏、遗传因素等。

4、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多普遍?

:国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年女性患病率在40%以上,且发病率逐年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高达70%。其患病率超过了高血压、抑郁症和糖尿病,是威胁女性健康的5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但更让人揪心的是:很多女性要么压根不知道这是病,以为“生完娃正常”“年纪大了都这样”;要么因为害羞、觉得太隐私,不好意思去看医生。结果,真正去寻求帮助的人,不到三分之一!太多人长期默默忍受着这份“难言之痛”。

5、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以治疗好吗?

答:完全可以治疗和改善!而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一、非手术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控制体重、治疗慢性咳嗽/便秘、避免重体力劳动。

2)盆底肌锻炼(凯格尔运动):就像给身体里的“吊床”做健身操!但关键是要做对!很多姐妹自己练错了反而没效果甚至加重。我们中心有专业指导。

3)盆底康复治疗:

“生物反馈”:像玩游戏一样,在仪器屏幕上看到自己盆底肌收缩的力度和方式是否正确,医生帮你“找感觉、练准确”。

“电刺激/磁刺激”:利用安全电流或磁场,被动地“唤醒”疲劳无力的盆底肌,增强肌力,改善血液循环。无痛无创!

“阴道哑铃”:辅助训练的小工具,循序渐进增加难度。

“盆底射频技术”:精准深入盆底支撑层,温和刺激胶原大量新生与重组,显著改善松弛,提升紧致与支撑力。促进局部微循环与组织活力,有效增强敏感度,改善性功能体验,重获亲密自信与愉悦。

二、手术治疗:对于“中重度”的盆腔器官脱垂或压力性尿失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有成熟的微无创手术方案:比如:腹腔镜和经阴道全盆底重建术,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还有针对年老体弱患者的阴道部分闭合术等。帮您恢复盆底解剖和功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盆底疾病防治中心,为您提供专业评估、精准康复、贴心指导。咨询预约电话:0792-8119861,门诊地点: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甘棠院区)5楼505诊室。

6、咱们女性同胞可以提前预防这种疾病吗?

答:可以的,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健康生活方式:①产后康复:产后42天是盆底康复的黄金时期,建议产后尽早进行盆底肌评估和康复训练。②定期锻炼:如凯格尔运动、瑜伽等,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力量。③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期便秘。④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减少腹压增加的风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被称为“社交癌”。因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科学治疗至关重要。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结束语】

希望更多人了解、重视、科学应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帮助更多女性患者早日摆脱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之苦,焕发新生。别让“难言之隐成为生活的绊脚石。

盆底健康问题,不是您的错,更无需默默忍受!它是常见的、可防可治的疾病!关注盆底健康,就是关爱自己的生活质量!让您重拾自信与自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盆底疾病防治中心与您同行!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