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天上下楼梯多次,膝盖痛,上楼难,自小区加装电梯后,生活方便多了。”家住九瑞大道城市经典三单元9楼的黄大妈高兴地说。这是九江经开区坚持开门教育,办好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九江经开区紧盯突出问题,坚持开门听民声、接受监督,抓实整改整治,转变作风,推动学习教育入心见行见效。
“开门教育”倾听群众呼声。九江经开区坚持开门教育与整改整治有机结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区党工委领导班子率先示范,定期到学习教育联系点开展调研,与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烦心事。区级层面结合中央巡视、省委巡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群众信访举报等多渠道线索,全区累计查摆问题287条,整改完成率达到99.61%,为民办实事110件。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有效途径。长江国际小区长期未交房成为“老大难”问题,业主怨声载道,向阳街道接哨后及时“吹哨”,建设、规划、信访等部门主动“应哨”,搭建业主、开发商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平台,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解决了96户业主交房问题,并为符合条件的76户业主顺利办理了房屋不动产权证。
“盼了这么多年,如今十年旧账一朝清,我们的新家终于有着落了,太开心了!”家住滨兴街道月亮湾社区的陈女士激动地说。随着三马路安置小区1、2号楼预选房工作的完成,困扰他们多年的安置换房难题终于解决。今年以来,该区整合力量集中攻坚,按照“1+3”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拆迁还房和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成功办理了沿浔安置小区、正大安置小区、三马路安置小区等房屋的分户证和城西港安置小区C区、D区、安永人家一期、二期、三期等安置房分户证。
“开心办”解决企业后顾之忧。该区打造“开心办”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数据赋能,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平台设有诉求反馈、惠企政策、项目建设等功能模块,企业通过开心办平台一站式办理问题诉求,省时又高效。
6月11日,江西拜联胶粘剂有限公司一高管在平台反映“子女想在新城片区周边学校就读”,教育部门接到信息后迅速处理,资格审查通过后,就近安排到企业附近一小学就读,得到了诉求人好评。截至6月底,开心办平台受理诉求事项近200件,办结率98.3%。
“真改实改”改出新作风。找准问题,动真碰硬抓整改。区党工委查摆的8个方面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闭环式销号”。
该区将“李家山泵站环保整改项目”作为整治形式主义,推动工作落实有差距的典型案例。5月23日,成立李家山泵站环保整改项目临时党支部,将党旗插在工地上、支部建在项目上。设立“党员先锋岗”和“红旗责任区”,配备“群安员”和“青安岗”,通过党建联建机制,在施工现场设立党员责任区,创新开展小区进场座谈会活动20余场次,累计协调解决居民诉求30多件次,较好地推动了项目建设。截至7月中旬,泵站主体结构、配电房室内装饰、强电设备及水泵安装基本完工,强排辅助设施正抓紧安装调试,正在冲刺通电运行。
(谢远雄 九江日报记者 包四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