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垅乡阳垅村细屋王湾,76岁的老党员廖春梅,党龄已逾半个世纪。初见时,她正躬身田间察看玉米长势,步履稳健、精神矍铄。
“一颗红心听党话、跟党走,要做正派人、做公道事。”廖春梅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融入血脉的初心,“党员”二字是她最珍视的信仰勋章。这位十里八乡闻名的“犟脾气”老党员,将“公与私”“义与利”的红线看得分明,守得坚定。
坚毅拒绝赔偿款
2024年秋,在村合作社为制作豆粑丝忙碌的廖春梅,不慎被锋利的刀具切断了中指。合作社迅速送医救治后,主动将包含医疗费等在内的3万余元赔偿款送至她家中。
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并非小数目。然而,廖春梅断然拒绝:“感谢合作社对我的关心,医疗费合情合理,但额外的赔偿钱,我坚决不能要。村集体经济刚起步,处处要投入,算我这个老党员给集体的一点心意!”翌日,她便执意将余下的赔偿款交回合作社财务。
面对不解甚至说她“傻”,廖春梅话语铿锵:“断指算什么,事事谈条件还算党员吗?”坚定退回赔偿款,映照出她对村集体赤诚奉献的初心。
田埂上的“主心骨”
廖春梅的“实诚”深植泥土,深得乡亲信赖。水源纠纷、田租协调、农资调配,只要乡亲求助,她必全力化解。种粮大户遇棘手难题,首先想到的是她。廖春梅总是不辞辛劳,一趟趟奔走、一遍遍沟通,直至问题解决。
2023年7月发生干旱,田土龟裂,禾苗焦渴,乡亲们心急如焚。廖春梅得知,顶着烈日反复找塘主沟通,她的执着与诚恳最终打动对方,为农田争来宝贵灌溉水,保住了丰收希望。在乡亲们眼中,她是没有血缘却最可信赖的长辈,“廖春梅”3个字就是踏实与信赖的代名词。
“廖春梅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处处闪耀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大垅乡阳垅村党支部书记欧阳鹏表示,在阳垅村,如廖春梅这般默默耕耘、冲锋在前的党员还有许多,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基层治理、防汛抗旱等工作中默默奉献,他们的精神也将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硬骨铸清正家风
时间回拨至2015年酷夏,一场灾难突降:廖春梅的大儿子在外务工时因脚手架坍塌,腰椎粉碎性骨折。住院3个月,包工头携礼探望,暗示愿额外支付“营养费”私了。
看着病床上被剧痛折磨的儿子,廖春梅心如刀绞。但当对方暗示“私了”时,她却毫不犹豫将礼品退回。“医药费该付,但我们也不能讹人。你挣辛苦钱,多要一分,就是昧良心!”病床上的儿子一时委屈难解。廖春梅态度坚决:“你是党员的儿子,骨头可断,脊梁骨任何时候都得挺直!”最终,她坚持只让包工头付清医药费,对护理费、误工费等补偿分文未取。
此事在村中传开,乡亲们由衷敬佩。村民周淑钗感叹:“廖妈妈这样的党员,真诚踏实,不贪小利,是咱的好榜样!”
(石洪铸 郑飞华 九江日报记者 朱曦薇 文/摄)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