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他用“磁刺激”逐步告别焦虑药物。
68岁的潘先生被焦虑障碍困扰一年余,每天心悸、失眠、莫名恐惧、胡思乱想,需长期服用抗焦虑药物。但药物带来的嗜睡、食欲波动让他苦恼,尝试减药时焦虑又反复发作。
在医生评估后,他开始接受每天一次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靶点定位在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第2周:治疗期间他发现,白天的胡思乱想、莫名恐惧感稍有减轻,晚上能多睡一个小时。
第4周:在医生指导下,她将药物剂量减半,配合每天一次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焦虑症状明显好转,失眠改善。
第6周:完成治疗疗程后,经医生全面评估,他成功停用药物。1个月随访时,她表示“大脑像卸下了长期紧绷的枷锁”,焦虑未明显反弹,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通过上面的故事大家了解到焦虑并非只能靠药物,还有非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到大家。
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物理联合诊疗中心是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导”的科室定位,以国际前沿的神经调控技术为核心,打造“药物最小化、疗效最大化”的个性化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安全、精准、无依赖的情绪障碍解决方案,其中最主要的项目之一就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刺激技术,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转换原理,具有改变皮质兴奋性,大脑神经元可塑性及调节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作用。
★调节情绪脑区:增强前额叶对杏仁核(焦虑中枢)的抑制作用,减少过度警觉。
★重塑神经回路:长期刺激可促进神经可塑性,帮助大脑建立更稳定的情绪调节模式。
★调节神经递质:调节不同脑区内多种受体及神经元兴奋性的基因表达。
➤ 精准定位:通过脑影像导航技术或参照国际标准脑电电极10—20导航系统定位等技术确定刺激靶点(如背外侧前额叶)。
➤ 私人定制方案:根据不同症状制定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方案。
➤ 安全刺激:线圈贴近头皮,每次治疗约20—30分钟,每周5次,疗程4—6周。
➤ 无痛无创:无须麻醉,治疗中仅感头皮轻微敲击感,治疗过程为清醒状态。
➤ 无药物副作用:避免传统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成瘾性、副作用等问题
- 诊断明确的焦虑障碍:如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惊恐障碍等。
- 药物效果不佳或副作用明显:可作为单一疗法或辅助治疗。
- 拒绝长期服药:尤其适合担心药物依赖的年轻患者或孕妇(需医生评估)。
【特别提醒】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项专业医疗技术,须经医疗机构严格评估及专业医师指导后,方可规范开展。
物理联合诊疗中心电话:0792-8501136
(来源: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