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有温度 农业发展有热度——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宋晓妤谈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

5月23日 10时 阅读 91740

现代农业绘就“赣北画卷”,营商优化激活“发展引擎”。5月22日,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宋晓妤在接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全局上下按照“1623”工作思路,创新方式、靠前服务,以惠企政策兑现推动涉农经营主体在九江安心扎根、舒心发展。

“16”就是制定十六条措施。宋晓妤说:“市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研究制定16条‘干货’措施,上下联动、多管齐下,持续优化提升农业农村领域营商环境。”

“2”就是抓住两个关键。宋晓妤介绍:一是解难题,在全省率先探索农产品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帮助有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二是促发展,以全省“双百行动”为引领,聚焦水产、茶叶、油料、禽蛋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四大攻坚”行动,在农业品牌建设、培育市场主体、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产业规模、强化科技赋能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3”就是抓实三项保障。宋晓妤表示,一是抓社会服务,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因地制宜开展生产托管、统防统治和农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二是抓人才培育,支持企业派员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振兴带头人“头雁”计划,参与评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三是抓涉企执法,全面落实柔性执法,执行企业“安静生产期”,减少经营干扰,避免重复检查,为涉农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农业执法是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要职责,市农业农村局创新执法服务模式,以3项具体举措优化涉农营商环境。宋晓妤介绍,一是权责“清单化”,全面梳理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行政权责清单》,推行农业领域“受办分离”改革,做到“清单之外无事项”,让企业和群众好办事、少跑腿;二是执法“规范化”,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线索通报、联合执法等机制,确保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公正公平公开;三是监管“差异化”,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和容错纠错机制,让农业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保障涉农经营主体和群众合法权益。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宋晓妤表示,“市农业农村局将始终以‘农民期盼为方向、企业需求为导向’,努力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持续擦亮‘三农’服务品牌,让营商环境的‘清新空气’沁润每一片田野,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提供坚实保障。”

(九江日报记者 程静)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方旬瑜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