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安县林泉乡,有这样一位杰出女性,她从农民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从普通职工蜕变成为党代表、全国劳模,用十四年的时光书写着奋斗与奉献的篇章,她就是赵小梅。
2010年,巨石集团九江钙业有限公司落户德安县林泉乡小溪山村,赵小梅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她应聘成为公司首批员工,负责矿石和成品的物性检测与原料化学分析。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她凭借勤奋好学的态度,迅速掌握工作要点和化验技能,不仅出色完成本职工作,还在数年间培养出6名合格化验员。2012年,因表现优异,她被聘任为工艺员,开启了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的征程。
作为掌控立窑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专业技术人员,赵小梅深知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性。2018年6月,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年产5万吨生石灰生产线点火投产。从点火烤窑到投料试生产,她每日数次登上近40米高的窑炉顶端观察炉内上火及料位情况。彼时,德安当地室外温度超30℃,正在燃烧的窑炉顶部平台温度更是高达60℃~70℃,每次观察需15~20分钟,一天往返三至五次,体能消耗巨大。但她坚持了整整一周,只为精准调整立窑煅烧的各项工艺参数。她说:“我是共产党员,立窑从点火烤窑到填料这段时间对整个立窑今后能否正常生产至关重要,我必须亲力亲为。”正是这份韧劲,使得项目如期达产达标。2021年,赵小梅劳模工作室成立,在她的带领下,完成多项“增节降”创新项目,2022~2024年,她作为主要发明人完成2项、参与4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余万元。
在工作中发光发热的同时,赵小梅心中始终装着员工。作为公司的工会委员,她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协助和督促公司贯彻劳动法和社保法,使公司员工“五险一金”参保缴存率自2016年至今保持100%。她还推动完善多项福利制度,如带薪年假、生日福利、春节慰问金、疗养津贴等,增强了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她积极协调,公司招录了四名驻地周边村组的建档立卡贫困员工。她亲自帮带两名员工,安排技术骨干帮带另外两名,助力他们快速适应岗位,实现稳定就业脱贫。
2022年,赵小梅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出席盛会。回到家乡后,她积极履行职责,深入企业、学校、机关单位等义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200余场次,受众人群达十余万人次。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2023年7月,在德安县民政局的支持和帮扶下,赵小梅发起成立了公益性社会组织“德安县小红梅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已先后到德安县社会福利院、多个乡镇敬老院、城乡社区等地开展各类志愿公益活动二十余次。在养老、助困、扶幼、社区治理等方面为群众提供服务。
十四年来,赵小梅凭借勤奋好学的态度、不怕苦累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公司的发展和家乡的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九江日报记者 商乐)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方旬瑜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