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在2025湖北咸宁马拉松赛场上,52岁的吴金萍以2小时50分59秒的成绩,一举拿下女子马拉松赛冠军,成为全场焦点。
这场赛事汇聚了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万名选手,在高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吴金萍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出色的体能,率先冲过终点。那一刻,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如潮水一般,经久不息。
从讲坛走上跑道
吴金萍,瑞昌市第二小学语文教师,有30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体育训练。47岁这年,她偶然代表教育局参加了瑞昌市的环城跑活动,毫无跑步基础的她,却在那一次比赛中展现出了惊人的耐力与潜力,从此与马拉松结下不解之缘。
就像一个开关,就像一扇门,打开之后,新的世界出现了。焕发了运动热情的吴金萍开启了疯狂训练模式,每天清晨,当城市还在沉睡,她已在广场上奔跑,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着跑量。
随着参赛次数的增加,她的成绩也突飞猛进。在2023~2024年间,她多次在全马赛事中跑进三小时,成为众多跑者心目中的“大神”。她在2023“庐山杯”九江马拉松半程女子组获得冠军,而此次咸宁马拉松夺冠,更是她多年努力的最好见证。
赛道有竞争更有温暖
每一次比赛都是一场艰难的战斗。
2023年的婺源马拉松,是一场令吴金萍刻骨铭心的比赛。当时天气寒冷,她独自参赛,没有团队的陪伴与支持。在比赛过程中,她遇到了一对夫妇,他们被吴金萍的坚持所打动,多次在赛道上为她递水,给予她帮助。在接近终点时,吴金萍本有机会超越一直跟随她的那位女选手,但她心怀感恩,最终选择以微弱之差获得亚军。尽管与冠军失之交臂,但吴金萍并没有遗憾,她认为在比赛中收获的温暖与情谊更加珍贵。此后,在九江、厦门等地的赛事中,吴金萍再次与这位女选手同场竞技,凭借不断提升的实力,她成功实现反超,证明了自己的努力与坚持。
此次咸宁马拉松赛前,吴金萍做了充分的准备。她仔细研究了参赛选手的资料,了解到原本备受关注的高手焦安静和伍玲并未参赛,这让她信心大增。比赛当天,她按照预先制定的策略,合理分配体力,在26公里处成功超越外国选手,最终一骑绝尘,将冠军收入囊中。
在工作与爱好中找到平衡
吴金萍的工作很忙,除了承担教学任务,还要负责语文教学教研的管理工作,但她总能巧妙地平衡好工作与跑步之间的关系。
她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简单洗漱后便前往广场进行训练。周二进行15~18公里的长跑,周三进行10公里的快速跑,周六则进行25公里以上的长距离拉练,周四选择轻松的休闲跑。遇到比赛时,她会根据赛程和自身状态灵活调整训练强度。
通常比赛会安排在周日,比赛结束后,当天下午便赶回瑞昌,确保不耽误周一的工作。在学校里,她利用课间休息、早读前等碎片化时间,进行简单的拉伸和体能恢复。坚韧和自律,不仅让她在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也深深地影响了身边的同事和学生。在她的感染下,班级学生在体育达标运动会等活动中积极参与,奋勇争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以跑会友开心人生
在马拉松生涯中,吴金萍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跑友,她以真诚和热情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喜爱,被亲切地称为“一姐”。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帮助其他跑友提升成绩。许多年轻跑友,尤其是那些渴望突破三小时大关的80后、90后甚至00后,都喜欢跟着她一起训练,在她的指导下,不少跑友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在瑞昌长跑协会中,吴金萍担任党支部书记,她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如团体赛、10公里个人赛、登山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跑友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她的带领下,瑞昌长跑协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跑步,加入到马拉松运动的行列中来,共同传递着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坚持不懈的运动精神。
未来还会继续跑马拉松吗?“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如果能跑,就继续这样跑,要笑对人生,要健康。”
(廖海兵 九江日报记者 陈沽玥 文/摄)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