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2024年12月出台《九江市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新建小区按不低于0.6个/户的标准配建充电桩,既有小区按100%电动车保有量建设停车位。近期,记者走访发现,政策落地首季推进速度差异显著——新建商品房小区配套充电桩建设基本达标,而少数老旧小区却因场地等问题陷入“落地瓶颈”。
居民无奈飞线充电
浔阳区甘棠街道黄土坡社区江南花园建成久,基础设施旧,缺乏规范管理。4月16日,市民刘女士称,有车主下班在楼下飞线充电,影响通行且有风险。记者在刘女士提供的照片中看到,电线从楼上垂下,沿楼道连到一楼楼道内电动车上。一名居民无奈表示,小区无充电桩,电动车搬上三楼麻烦,外面充电又不便,实在没办法。
据了解,该小区早期未规划充电区域,一楼二楼为商户,住户推车上楼需搬多层台阶,飞线充电成无奈之选。据了解,私拉电线充电危害大,未经过负荷测算和规范铺设,易过载、短路引发火灾,周边易燃物会加速火势蔓延。老旧小区通道窄、消防设施不足,发生事故后果严重。
要消除“飞线充电”需安装充电桩。社区工作人员称,小区毗邻主干道,背面是背街小巷,空间有限,曾联系充电桩公司考察,因场地狭窄无法实施。后续将关注居民需求,积极沟通协调寻找方案。也希望居民抵制飞线充电,维护小区安全。
智能充电桩正逐步增加
经开区滨兴街道月亮湾社区铁路宿舍小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住户多,电动车保有量大,日常充电是居民生活的“刚需”。以前因为缺少充电的地方,“飞线充电”的乱象由来已久。要让“飞线充电”销声匿迹,就需要安装充电桩,满足居民的充电刚需。为此,月亮湾社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利用闲置空地建造了停车棚,增设电动车充电桩,进一步满足居民需求,提高解决充电便利性,从源头减少“飞线充电”问题。
同样在浔阳区碧桂园九棠小区,这里安装了电动车充电桩,既规范了电动车停车,也杜绝了“飞线充电”现象。该小区居民赵先生说:“现在小区安装了遮阳棚,大家充电和停车都十分方便,基本没再看过飞线充电的情况,再也不用为停车发愁了。”
充电设施建设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城市治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何在保障居民便利的同时,解决好安全隐患,还需要相关部门、社区以及居民的共同努力。
(九江日报记者 余超)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