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遗产,千年回望。为更好传播庐山人文精神,促进文旅融合,打造“庐山画派”旅游IP,向世界展示九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世人领略匡庐山水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唱响做实“庐山天下悠”品牌,助力九江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2022年,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立了九江市推广“庐山画派”办公室。三年来,广大美术艺术工作者共同创作了以“庐山画派”为代表的优秀美术作品367件,举办艺术创作交流活动13次,在创作与实践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了九江“庐山画派”创作创新。一件件精美的艺术画作展现了人文圣山的美丽新颜。
赓续文脉 守正创新
探寻“庐山画派”的文化标识
一直以来,庐山是艺术创作的天堂,无数中外艺术家青睐庐山。他们纵情于庐山的山水,纷纷写庐山、画庐山,留下了数不清的诗词歌赋和绘画作品。
“庐山画派”到底是什么?为凝练“庐山画派”中的历史精髓,给“庐山画派”勾勒出清晰而又系统的精神脉络,揭示其审美价值和内在文化肌理,九江市推广“庐山画派”办公室一直在思索、在探寻......
2022年5月,一场大咖云集的“庐山画派学术交流会”在九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批评家、学者、艺术家齐聚一堂,围绕“从庐山出发 面向21世纪艺术的未来”主题,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互鉴,推动新时代“庐山画派”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推广“庐山画派”,应该将庐山厚重的历史文脉与当代艺术结合。“庐山画派”不只是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中国传统与现代文旅之间的艺术融合;是自然山水与当代数字、AI等科技的现代融合;是传统中国山水画价值转化的“九江实践”。“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庐山画派”的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更要注重文化血脉的传承。不久,一本凝聚集体智慧的《庐山画派论文集》出版。
广大艺术家和众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庐山画派”不仅是对中国山水美学文脉的历史梳理,更是庐山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艺术对话”。艺术家们将用心、用情、用力,握紧手中画笔,以更饱满的精神、更昂扬的热情、更绚烂的笔墨、更充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创新时代“庐山画派”的壮阔天地。
文旅融合 出圈出彩
挖掘“庐山画派”的时代价值
风光旖旎的庐山自然山水是美术最好的营养剂,时代之变、九江之进、人民之呼为“庐山画派”描绘了光明前景,也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和创作题材。
2023年10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九江市推广“庐山画派”办公室共同举办了“画庐山·看中国——2023中外艺术家庐山行”活动。来自全球五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来到庐山,创作了一批多元角度描绘庐山的艺术作品。在四天的时间里,艺术家们相聚庐山,先后参观考察了仙人洞、锦绣谷、牯岭镇、植物园与秀峰,体悟庐山的自然和人文之美。他们用匠心与哲思,挖掘庐山山水的时代价值,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向世界展示庐山之美、人文之美。80余件“画庐山·看中国”精美作品脱颖而出。通过举办展览,不仅在多元艺术的深层交流中拓展了“庐山画派”的深度与广度,也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欣赏到“庐山天下悠”的艺术盛景。
艺术之美、精彩呈现。2023江西省文化强省大会在九江召开,“庐山画派”收集整理的50余幅历代名家画庐山经典作品惊艳亮相,向全省各地与会领导和嘉宾展现庐山人文魅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庐山画派”也积极为九江文旅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三年来,“庐山画派”通过举办多场艺术采风、交流展览活动,帮助一批九江青年艺术家茁壮成长。九江青年美术家戴三星说:“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要把九江的自然山水作为创作的不竭源泉,把心、情沉思到生活之中,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庐山画派’作品,为九江文旅出圈、出彩增添更多艺术力量。”
传承出新 走向未来
推动“庐山画派”走向更宽广舞台
庐山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去年,在全市旅游发展暨乡村旅游迭代升级推进大会上,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亦对九江文旅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围绕将庐山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庐山画派”一直在先行先试,探索经验,连接通往更高水平、更高水准的艺术之路。在“庐山画派”的倡导和策划下,“映秀匡庐、跃上葱茏、云烟、寻山”等一个个颇具艺术特色的采风创作、主题画展精彩纷呈、气象万千。
三年来,“庐山画派”引起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文旅中国等众多国内主流媒体关注并重点报道,获得近百万点击量;“画庐山 看中国——2023中外艺术家庐山行”活动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全球传播,点击率达1800万人次。未来,新时代的“庐山画派”将继续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艺术作品,展示九江文化新气象,为助力九江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贡献光与热、谱写新华章。
(九江日报记者 洪永林)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