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春耕里的“科技范儿”

4月2日 10时 阅读 38593

春耕时节,彭泽县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春耕充满了“科技范儿”。通过智能育秧、植保无人机、智慧农场AI等技术的应用,智慧农业新模式推动春耕生产高效、精准。

在心连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智慧化育苗中心,一排排智能育秧苗床整齐排列,智能系统实时监测室内环境数据,并根据秧苗生长阶段进行智能调整,确保整个育秧过程始终处于最优状态。该企业生产部经理杨新涛说:“我们通过数据采集器实时收集苗床上的光、温、水、肥等各项指标,根据苗情的实际需求,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控制系统,完成对育苗棚内的各项指标精准管控,大幅度减少人工劳动,提高了育苗的质量和效率。”

在太平关乡,“智慧农场AI”也为春耕提供精准决策支持,通过分析田间数据,输出灌溉、养分、病虫害管理等方案,成为农民身边的“线上农技员”。太平关乡种植大户张爱芳说:“以前都是人工浇水,既费人工又费时间,现在有了智慧农场,可以结合地块分割、长势监测、病虫害预警等功能,帮助我们科学种植,至少可以节省30%的农药、化肥,大大地降低了种植成本。”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植保无人机成为了农田管理的“空中卫士”。在浪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户们正利用人工智能实现精准施肥,比人工施肥效率提高约50倍。浪溪镇种粮大户张佳明说:“通过工厂化集中育秧,1亩地可育大田150亩秧苗,大大节约了耕地面积。用无人机不仅节约人工成本,还提升了农药化肥的利用率,为我们种植户降本增收,我们越来越有干劲了。”

(柯恒 赵斌 九江日报记者 程静 文/摄)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杨春霞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