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水稻育秧的关键时期,彭泽县种植大户们正抢抓农时,开展水稻育秧工作,为粮食增收打基础。
“你看这秧苗长得多好,比去年好多了。”在黄岭乡白云育苗基地,机械轰鸣,工人们正在卸装育秧基质,熟练操作育秧流水线,一个个空秧盘被整齐有序地放上传送带,机器便自动填入营养土、浇水、播种、再覆土等一系列工序。一个个播种均匀的育秧盘制作完成后,再由工人集中放到密室内进行催芽。该基地负责人程培友说:“育秧中心采用全程机械化操作,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光照和水肥,秧苗成活率高达98%以上,且育秧周期避开了倒春寒。”
今年49岁的程培友是彭泽县的种植大户,他深知科学种田的重要性。“机械化、立体式、集中育秧方式与传统人工育秧相比,不仅提高了种子的出苗率、移栽大田之后的成活率,也为后续插秧打下良好基础。此外,还节约用地,提高了育秧效率,保障农户利益。”今年,除了满足自己水稻用秧的需求,程培友还帮周边乡镇种植户育秧,截至目前,已签订9000多亩订单。
近年来,黄岭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生产安全根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大力推行合作社集中育秧托管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户育秧难、育秧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早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该乡副乡长李磊说:“我们以工厂化育秧为抓手,推动区域早稻种植面积突破万余亩。下一步,将打通良种推广、农资配送、农机调度全链条服务,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彭琴 赵斌 柯恒 九江日报记者 程静)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许钦
责编:肖文翔
审核:熊焕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