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剪纸艺术生涯
□ 易呈学
我的兴趣比较广泛,读书、写作、书法、画画,特别喜爱剪纸艺术。
我出生在中国剪纸之乡瑞昌市,6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妈妈和村里的大姨大妈们学习剪窗花、鞋花、帽花、裙花等,一直跟着她们学习了8年。1959年小学毕业考取了瑞昌中学,从此就离开了家乡,一直在外地工作生活。2003年退居二线后,我又去九江市老年大学学习剪纸手艺,重操旧业,剪纸技艺得到升华,先后剪出了三千多幅作品,这其中有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伟人系列、56个民族、十二金钗、十二花仙子、十二生肖、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风花雪月、花草虫鱼、108将……
近些年来,我自行策划、自行设计、自行剪纸、自行组织、自筹资金,先后在省内外几十个单位举办了“易呈学个人剪纸艺术作品展览”活动共182次,耗资30余万元,参观人数达20万余人次,深受省、市各级领导和市民的点赞。省、市电视台、报纸都进行了报道。
近20年来,我荣获国家、省、市、区荣誉证书180多份。我的剪纸艺术作品不仅走出九江市,走出了江西省,同时跨出了国门,分别在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18个国家进行过展览,很多人收藏了我的剪纸艺术作品。
2014年,南昌市举办省非遗博览馆展出,我的剪纸艺术作品赢得众多参观者的好评。很多高校学生拉着我合影和签名留念,我3个多小时签名赠书200余册。展出的第二天,江西省非遗办主任程明来馆参观评价称:这种大规模的剪纸艺术作品展出,在我省尚属首次。南昌大学的客座教授、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胡迎建在展览厅参观时拉着我的手说:“这真出乎我的意料,你竟然把女人的活干得这么好了……”在场的观众听了哈哈大笑。
这一句风趣幽默的玩笑话,道出了剪纸艺术不一定是女人的专利,不受性别限制。
2014年8月,我收到了国家文化部、国家非遗中心在天津市主办的,中国西岸杯剪纸艺术节组委会寄来的:“易呈学剪纸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的作品,被评为全国优秀奖”的荣誉证书。同年11月,我从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领导的手中,接过“命名易呈学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瑞昌剪纸传承人”,“2022年12月九江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九江工匠”的证书时,喜不自禁。
2021年,在江西省非遗博览馆展览结束时,博览馆的领导找到我,要花钱买我的10幅作品放在博览馆收藏陈列,我引以为荣,分文不取,当即如数赠送60幅剪纸艺术作品给了博览馆。
我还多次被邀请到有关院校为学生传授剪纸艺术,2014年下学期,九江学院邀请我去艺术学院给大学生传授剪纸艺术,教大学生剪纸。2016年“三八”妇女节,应九江市公安局八里湖分局的邀请,去他们局里参加“庆三八、展风采”手工剪纸活动,教女民警剪纸,28名女警官聚精会神地学习,她们个个心灵手巧,剪出了牡丹花、窗花、美女等栩栩如生的图像。
前不久,又接到九江市少儿活动中心郭主任的电话,邀请去她那里教少年儿童剪纸,我爽快地答应了。她在电话里问我有什么要求时,我说:“只要有三尺讲台给我教学就行,其他没有任何要求。”
在有生之年,我信心满满,决不辜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瑞昌剪纸传承人”荣誉称号,一定把手工剪纸的技艺传承给下一代。一张张荣誉证书,一次次教学活动,一个个邀请电话,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无尽的欢愉。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钟千惠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