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过期凝胶看九江市场监管的“暖心办”!

11月6日 19时 阅读 29316

一支价值21.55元,过期23天的硅酮疤痕凝胶,在村卫生所的药品柜里被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发现。若在以往,这或许会启动一套繁琐的立案、调查、处罚程序,让村医来回奔波。

然而,在柴桑区马回岭镇秀峰村,这个故事有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这起小案,没有演变成一场“折腾”,而成为了九江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行“零跑腿、高效结、暖心办”服务型执法理念的生动注脚。

“微案e办”让执法“零跑腿”

凝胶属于医疗器械,村卫生所购入5支,4支在有效期内销售了,剩下1支忘在了药品柜。对于这个情况,村医积极配合,能说明货品来源,也能提供相关证据,违法行为轻微,且未造成危害后果。查明情况后,执法人员通过手机上的“微案e办”系统,录入信息、上传证据。现场笔录、询问笔录均由系统自动生成,当事人核对后直接电子签名确认。所有流程在云端高速流转,村医“一次不用跑”,就在卫生所里完成了所有调查程序。

这套系统,正是九江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占日常执法70%的高频轻微违法行为创新开发的线上处置平台。该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简化案件办理流程,打通各环节信息壁垒,用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赋能质效提升。

2小时闭环实现案件“高效结”

此案中,违法货值金额仅21.55元,涉案过期医疗器械过期后未使用或流入市场,未造成危害后果,系统智能研判后,匹配法律条款与裁量基准,自动生成标准化文书,电子印章即时审批送达。

按照以往办案流程,从立案、调查取证到作出处罚决定,需要1~3个月,费时费力。但在此次案件查处过程中,执法人员从发现问题到案件办结,整个过程仅用了2小时,案件处理时间缩短80%以上。

掌上办理的高效,在于取证流程、审批流程、缴费流程的同步简化。基本信息自动抓取,现场笔录和询问笔录自动生成,证据现场闭环,实行在线集中审批,系统自动审批,处罚信息与财政系统实时对接。当事人可灵活选择网站、微信、支付宝等多种线上渠道缴费,避免了现场排队,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每一位当事人都能感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温度。

服务无终止享受“暖心办”

案件办结,但服务并未终止。执法办案人员并未一罚了之,而是当场对村医进行了一次“法治体检”,详细讲解了医疗器械采购、验收、效期管理的规范,并进行了行政约谈和提醒。这种“案后回访”式的指导,正是“暖心办”机制的核心。其目的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通过一次执法,帮助市场主体根除一个风险点,实现“查办一起案件、规范一家单位”的治理效果。

市市场监管局推行优信用修复、优合规指导、优技术帮扶三项服务,将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由法定规定的15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内办结;对个案当事人,提供“法治体检”,避免同一风险点再次违法违规。对检测出现质量问题的企业,组织检验机构专家开展上门指导,现场会诊。

依托“数字化+规范化”双轮驱动,市市场监管局实现掌上办结率、合规指导率、跟踪服务率三个100%,取得执法效率、企业满意度、合规水平提升,办案时长、罚没金额、企业心理负担下降的效果。一支小小的过期凝胶,照见了从“管理”到“治理”的深刻转变,也让企业感受到更智慧、更高效、更有温度的市场监管服务。

(九江日报记者 陈沽玥)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杨春霞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