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武宁辖区餐饮店主罗先生
本以为接到了一笔 “学校大额订单”
没成想却陷入一场连环骗局
该骗局融合了“冒充领导”
与“伪造转账”等多种手法
迷惑性极强
最终损失人民币1万元
事情经过
10月12日
罗先生在美团商家后台
收到一名自称 “武宁县第一中学李老师” 的用户消息
对方称学校有接待任务
需要预订一份 3024 元的餐食
还主动推荐了负责对接的 “陈主任” QQ 号
让罗先生添加后详谈

罗先生添加 “陈主任” 后
对方很快确认了餐食订单细节
要求10月14日至16日送餐到学校
看似 “正规” 的对接流程
让罗先生渐渐放下了戒心
10月13日上午
“陈主任” 突然联系罗先生
称学校要为活动紧急准备礼品
还 “贴心” 推送了一个 “和牛供应商” 的 QQ 号
说这是长期合作的货主
让罗先生直接联系采购
罗先生添加 “供应商” 后
对方立刻发来 “报价单”
要求支付总货款6万多元
就在罗先生犹豫时
“陈主任” 迅速发来一张 “银行转账截图”
显示已向罗先生账户转账61860元
还解释 “因公账转账有延迟,
会晚些到账”
让罗先生先帮忙垫付1万元定金给 “供应商”
后续再一并结算

罗先生信以为真
当即向 “供应商” 指定的账户转账1万元
可没过多久
对方又以 “货款不足” 为由
要求罗先生继续转账
还临时更换了收款账户
接连的异常操作让罗先生察觉不对
他立刻停止转账
尝试联系 “陈主任” 和 “李老师”
却发现两人已无法正常沟通
意识到可能遭遇诈骗的罗先生
第一时间向警方咨询
诈骗手段分析
1. 冒充身份,博取信任:骗子冒充学校老师与领导,利用其身份的公信力,并通过真实的小额订单作为诱饵,消除事主戒心。
2. 伪造凭证,制造紧迫:利用修图软件伪造银行转账凭证,以“公对私转账延迟”为谎言,制造事态紧急的假象,迫使事主先行垫资。
3. 联手做局,完成诈骗:“领导”与“供应商”角色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通过看似合理的业务流程,诱骗事主将资金转入骗子控制的个人账户。
1. 警惕“大额订单”:对任何自称“军警”、“学校”、“政府单位”要求采购或订餐的陌生联系,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多方核实身份。
2. 认清“延迟到账”谎言:银行转账截图极易伪造,公对私转账不存在所谓的“延迟到账”而要求提前垫付的情况。必须以本人银行账户实际到账信息为准。
3. 拒绝“代为采购”:凡是陌生联系人要求脱离原平台交易,并指定第三方“供应商”要求代付资金的,极有可能是诈骗。
4. 严守交易底线:作为商家,应坚持“款到发货”原则,不垫资、不担保。
(来源:武宁公安)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熊焕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