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的九江大中路(一)
■ 孙海帆
程菲 油画《九江老街》(2021年)
李杏 水彩《大中路洋街》(2021年)
许坚 油画《九江大中路》(2021年)
袁庐明 国画《大中路》(2021年)
吴振翔 国画《1958年国产解放牌汽车到九江》(2022年)
被誉为“赣北第一街”的大中路是九江这座千年古城永不落幕的大舞台。
自明清时期,这条还不叫大中路的九江城主要街道就是政府部门、官员福利房、成功人士豪宅所在的区域,也是车水马龙的近江交通要道。自1861年九江开埠,这条每一寸土地都曾布满洋人脚印的街道上,从来都是土洋结合、商贸繁荣的人流密集区。
从1949年开始,庆祝九江解放、庆祝九大胜利闭幕等活动,都在大中路上举行。如今,大中路被改造为历史文化步行街区。从此,这里的街道更整洁了,房屋也修葺一新,夜晚霓虹耀眼,商家促销声此起彼伏,各地游客也纷纷来到这里。
除了老屋在大中路沿街的居民,九江有一群人对大中路也特别钟爱,这就是文史研究人员和画过大中路的画家们。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九江文联、美术馆、美协及写生画会举办了《九江历史建筑美术作品展》,写生画会副会长陈玲荣在画展前言中写道:“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很多老的建筑都在逐渐消失,保护和记录历史老建筑也变得刻不容缓。两年前,九江写生画会依据市政府历史老建筑保护名录,启动了历史老建筑写生创作活动,就是想尽一个九江市民、一个九江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把有筋骨的,有历史印痕的历史建筑用美术的形式创作出来,体现城市的历史与厚度,展示九江城市历史建筑独特的美。九江写生画会的28位老师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历时近两年。”
在展出的众多作品中,多位画家不约而同地以大中路上的历史建筑为写生对象,这不仅说明大中路是九江历史建筑的博物馆,也说明这些老建筑是有筋骨,有历史印痕的,值得好好用绘画记录下来。
因城市变迁,大中路也曾经有所损伤。家在西园的饶国安、大中路362号徐宏昌绸布庄的后人徐东林,陶瓷之家的长子李见深以及九江一批在20世纪40~60年代出生的画家,都是大中路巨变的亲历者和目击者。每当他们走过大中路的时候,那些已消失的西式建筑结构及装饰,上门板的中式门店和彩绘立体雕塑,以及老字号、名店铺等就会浮现在他们眼前。这些老建筑的遗存是勾起他们记忆的媒介。
所以,仔细欣赏画家们关于大中路的画作,可以看到他们用画笔对大中路伤痕的抚摸和修补,可以透视到深藏于他们内心深处大中路的芳华与风姿。当然,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画家们对保护老建筑的责任与担当。(未完待续)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925488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