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总书记报告|民生答卷暖人心

10月10日 14时 阅读 29220

image.png

民生答卷暖人心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首站来到九江,对九江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时光静静走过,那份温暖的关怀始终如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这是一条带着温度的民生之路,也是九江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深情回应。

  两年来,从繁忙的产业园区到宁静的田间地头,从书声琅琅的学校到温馨的医院、养老院,九江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头,把日子的安稳摆在首位。发展的果实,悄悄化作更好的教育、更安心的医疗、更踏实的养老,一点一滴,融入千家万户的寻常生活。

  今天的九江大地,正被一砖一瓦、一笑一暖,细细描绘成一张张幸福生活的画卷,更柔软、更有温度、更有质感、也更明亮。

image.png

俯瞰九江经开区安永人家四期装配式钢结构保障房,灯光璀璨,美不胜收。

安居

遮风挡雨的“温馨港湾”

  今年8月,我市中心城区购房补贴第三十四批次发放到位,本次发放624万元,惠及群众421户。截至目前,中心城区累计发放购房补贴3.78亿元,惠及群众20892户。

  购房补贴政策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强力抓手,也是惠及群众的切实举措。近年来,九江持续、精准贯彻落实相关政策,高质高效将购房补贴发放落实到位,更好地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近三年,九江连续出台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全省率先取消限购,优化住房公积金各项政策,创新推出了买房抽大奖、购房优惠券等奖励性政策,仅中心城区兑现政策奖补就达5亿元左右。争取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7.327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在全省率先全部交付。全力打好保交房攻坚战,保交房项目已基本完成交付。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呈现止跌回稳态势。

不仅如此,九江还着力解决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农民工、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等“夹心层”的住房困难需求,将新市民、青年等群体纳入公租房保障范畴。我市已累计建设公租房16万余套,其中中心城区7.6万余套,累计保障22万余户住房困难家庭,全市公租房分配率达81%,市本级公租房分配率达92%。同时,九江还积极探索“两治三步”的公租房动态管理新模式,完善了公租房的退出机制,多措并举实现“只要在九江就业创业,就能在九江安居乐业”的目标。

就业

家门口的“幸福车间”

  在瑞昌市智造小镇常瑞照明的生产线上,何优荣正快速进行着点焊操作。

每天8时到岗,16时30分接娃,骑电动车10分钟就能到家。何优荣是一名曾因“带娃脱岗”陷入焦虑的妈妈,但因为“妈妈岗”的设立,她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有规律。在兼顾家庭的同时,何优荣通过自己的努力迅速成长为一名生产线上的技术骨干,日均100元的收入也让家里多了一份稳定的经济来源。在瑞昌市,1500余名妇女像何优荣一样,通过“妈妈岗”实现了“左手抱娃、右手挣钱”的心愿。

  一部手机,一场直播,指尖轻轻一点,工作触屏可及。在修水县“5+2就业之家”直播间,主播带网友“云探厂”:整洁的车间、舒适的宿舍,薪酬福利待遇……这些劳动者关心的问题,通过直播便能实时了解。今年以来,修水县坚持每个工作日开一场直播,已举办48场活动,吸引5万余人次观看,促成就业180余人。

  各地的转变得益于九江市构建四级用工服务网络。依托“1+15+N”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九江坚持市县联动、全域共建、因地制宜,加快构筑“常态+长效”的“家门口”全方位就业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市有890个就业之家已按新模式提供就业服务,通过就业之家小程序注册企业11483家,累计为6329家企业发布岗位数量4.91万余个,岗位招聘人数总计57.57万余人。2023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226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2371人,困难群体就业18725人。

image.png

甘棠公园焕然一新

就学

迈向未来的“成长起跑线”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九江教育正实现着质的飞跃。

  8月29日,2025年九江市市直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阳光编班全部完成。此次阳光编班共涉及市直15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晨光中学),其中初中七年级151个班、7762名学生,小学一年级61个班、2644名学生。今年秋季新学期,不仅仅是在市直,全市中小学校阳光编班实现全覆盖,这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能被公平公开地分到每一个班。

  “阳光编班让我内心感到无比踏实。”家长代表王贵仁说,阳光编班流程很透明,家长们很放心。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全市紧扣“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加规范、更加普惠、更加风清气朗、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紧盯校园餐、教辅征订、校服采购治理三项重点,校建工程、教育保险、教育慈善组织、资金资产管理、校外培训、研学活动治理、教育乱收费、教育特权等治理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以来,全市教育支出达69.19亿元,全市开工新改建学校项目47个,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4400万元,其中市本级教育支出10.16亿元。德安县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湖口县、彭泽县申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国家认定;湖口县、永修县、庐山市申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认定。全市13个县(市、区)完成四类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首次实现市域全覆盖参测。

保障

民生路上的“安全护栏”

  在共青城市多家医院收费窗口,新增的“医保刷脸支付”终端格外引人注目。忘带医保卡无法就医、老年人不熟悉手机支付……这些困扰患者的就医难题,已经有了新解法。“医保刷脸支付”功能实现了从挂号到缴费全流程,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看病就诊不仅更便捷,一家人还实现了刷“一张卡”。“现在职工医保可以绑定‘家庭共济’,这样父母买药,甚至看病也可以刷你医保里的钱了。”近日,曹丽萍在一家医保定点药店给母亲买药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了“家庭成员共济”绑定。医保“家庭成员共济”支付方式,实现了医保金与家人共享,从而减轻经济负担。

  创新推出“婴儿出生即参保”做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提高到670元,门诊慢性病保障范围由33种扩大到44种,普惠型商业补充保险实现转型发展……近年来,九江持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着力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2025年,全市城乡居民参保人数364.07万人,参保率96.17%,位列全省第一,获全省通报表扬。

  “真是特别感谢国家政策,对我们这种大龄失业群体保障越来越全面了”。作为“失业保险基金”出资支持大龄职工续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一政策的受益人,市民刘先生7月就收到了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的养老保险费,这大大减轻了他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负担。作为一项新政,截至6月26日,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已为21名大龄失业职工发放了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共计46080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7.2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6.7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1.9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0.92万人。近年来,随着九江多项好政策的出台,对大龄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超龄劳动者、在校实习生、志愿者、灵活就业人员等特定人员实现了保障无死角,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服务措施,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作用,兜牢民生底线,为提高百姓生活品质加码添力。”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image.png

夜幕下的庐山植物园山南分园

养老

夕阳红里的“温暖时光”

  “饭菜美味又可口,我们非常满意。”今年2月,濂溪区十里街道新路岭社区好乐善·幸福食堂开业,吸引了周边的老人们纷纷前来就餐,舒适的就餐环境、营养均衡的伙食以及贴心的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吃出了幸福的滋味,有效解决了附近两个社区60岁以上老人的用餐难题。

  这是我市老年助餐点打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面对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快的现状,我市进一步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络,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养老床位数28272张,其中机构养老床位21084张,护理型床位12890张,占比61.1%。充分利用优化县域义务教育配置中腾退的校园校舍等资源,打造“一老一小幸福院”,为“一老一小”提供助餐、学习教育、文化娱乐、心理关爱等服务。全市现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37个、城市老年助餐点103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颐养之家)864个、“一老一小幸福院”91个实现持续运营。

  “卫生间装了扶手,洗澡的位置也安装了一个,还有床边有预防翻身摔倒的防护设备,尤其是可折叠的洗澡座椅。”平稳舒适自带防滑垫的洗澡座椅,让老年人不再担心跌倒。

  在九江,逐步开展的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安全。2024年,九江全面启动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全市范围内6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均可以申请改造,政府给予每户最高3000元补助。其中低保户、特困户等困难老年人家庭,给予全额补助。截至2024年底,九江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已竣工3816户,发放补贴总计980.899万元,资金兑付率99.99%。

(韩俊烜/摄 九江日报记者 孔颖/文 魏东升 张驰 刘家/摄)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