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人才|都昌县老年体协主席吴德春:用银发照亮初心 用热爱托起健康梦

10月10日 11时 阅读 33449

清晨的都昌,薄雾笼罩,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广场上。伴着悠扬的太极音乐,一群精神矍铄的老人舒展拳架、行云流水,整齐而从容。人群中,穿着简朴、脚步稳健的吴德春正在巡场。他微笑着,偶尔停下,纠正学员的动作。

从乡镇党委书记到县政协主席,从政坛到体坛,十六年来,他用一颗初心、一身担当,在退休后谱写出另一种奉献。

“组织信任我,我就不能让人失望。”吴德春常说,作为都昌县老年体协主席,他用银发点亮激情,用行动诠释何为“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吴德春在组织太极拳活动中。


2009年,吴德春临危受命担任县老年体协主席。那时的都昌老体协可谓冷冷清清,组织薄弱、活动稀少。上任后,他不等不靠、亲力亲为,顶着烈日跑遍全县24个乡镇和县直单位,组建队伍、摸底调研、培训骨干。仅半个月,就让“沉睡”的老年体育重新焕发生机。

他提出“创都昌特色,建太极之乡”的口号,带领团队十年如一日推广太极运动。2016年短短四个月,全县举办培训班400余期、培训学员四千多人,一举掀起全民太极热潮。那年夏天,“清廉·健康杯”太极拳大赛初赛就有418支队伍参赛。无论酷暑严寒,他总是“天没亮就出门,天没黑不回家”,用脚步丈量每一次活动的落实,用坚持点燃一座城市的活力。

在他的带动下,都昌先后荣获“全国老年太极拳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太极拳成了都昌一张响亮的“健康名片”。

除了推动全民健身,吴德春更关心乡村振兴中的老干部力量。他广泛动员老同志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深入基层一线参与脱贫攻坚。组织老干部开展“送戏下乡、送春联、送健康”活动八十余场,把文化和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发动老同志为精准扶贫建言献策四十余条,为群众出“金点子”、想“好办法”。

“老同志有余热,关键看引导。”吴德春说。正是在他的倡导下,一支支“银发志愿队”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闪光,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发热。

2018年,吴德春的妻子重病在身,他陪伴求医四处奔走。即使身在外地,他仍通过视频会议指导工作;妻子病逝后,他在治丧期间仍惦记着全市老年体协主席门球赛的筹备。无论悲伤还是劳累,他始终以“零差错”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人劝他“歇一歇”,他却微笑着说:“岗位在,人就不能闲;组织信任我,我就不能让人失望。”

吴德春获得首届全市优秀老干部荣誉称号。

除了组织活动、宣传健身,吴德春还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写书、修志。这些年,他主编了《都昌老年体协志》《都昌老年体协文集》《辅导员风采》《追梦之路》《万人太极展演画册》等七本文集、画册。每一篇序言、每一张照片他都亲自把关,力求真实、准确、生动。“人会老,记忆会淡,但历史不能空。”他希望这份沉甸甸的文字,能留住都昌老年体育的奋斗印记,也鼓励更多人理解、尊重、支持这项事业。

2020年,吴德春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带领全县老干部坚守“银发阵地”,通过网络宣传防疫知识,引导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他组织全县老体协干部行动起来:有人宣传防疫知识,有人劝导群众戴口罩、少聚集,有人承担社区巡查值守。吴德春每天收集信息、转发通知,通过电话和微信群,传达中央、省市县防控精神。同样的身影,也出现在防汛一线。7月汛情紧张时,吴德春带头排查低洼地区,逐一打电话联系老干部,了解生活状况,确保无人受困。

他常说:“我们老干部的责任,是让社会看到‘老有所为’的力量。”

如今,76岁的吴德春依然奔走在老年体育工作的路上。每一次活动、每一场比赛,他都亲自部署、亲自到场,依旧步履稳健、精神饱满。有人问他“累不累?”他笑着摆手:“看到大家健康、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他,依旧活跃在各类赛事现场,脚步稳健、神采奕奕。每一次活动,他都亲自布置、亲自到场;每一次比赛,他都嘱咐工作人员“安全第一、服务至上”。正是在他的带动下,都昌的老年体育组织体系更完善、活动更丰富、群众参与度更高,老年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从“人民公仆”到“银发导师”,吴德春用行动诠释了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的赤诚情怀。银发不减初心,他用一份执着与热爱,点亮了都昌老年体育的万千晨光,也为新时代“银发人才”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九江日报记者 赵岑雨)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