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讲述)我的第一个教师节

9月17日 19时 阅读 31233

微信图片_2025-09-17_154910_928.jpg

我的第一个教师节

■ 聂世淦

每当想起所亲历的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我仍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1980年,作为“文革”后的首届师范生,我被分配到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刚巧,这也是我的母校。从此,我踌躇满志地开始了教师生涯。第一年,我便担任了班主任。在我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带的班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文体活动均在同年级6个班中拔尖。不知何故,我们班在升初二时被拆散了,孩子们被零零散散地分到其他班上。年轻气盛的我找到校长,要求给一个说法。校长对我的过激语言不但不生气,反而和颜悦色地安慰我,并答应再交给我一个初一的班级,承诺跟班升到初三。我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校长办公室。

因为知道这个新接手的班要带三年,所以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发挥班干部管理班级事务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交朋友,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每个周末,我都要走村串户,上门家访,努力形成家校合力的教育环境。这三年,我呕心沥血,兢兢业业,把全部的心血都花在学生身上。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中考,我们班学生的成绩非常突出,不管是班总均分还是优秀率都在全区名列前茅。当年九月,我被评为庐山区(今濂溪区)优秀班主任,1985年1月份,我又被推荐为江西省优秀班主任。同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设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为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举国上下开展了隆重热烈的尊师活动。作为优秀教师代表,我被推荐参加江西省首届教师节表彰大会。参加大会的经历和待遇让我这个农村学校的青年教师永生难忘。

1985年9月9日,我参加了全市优秀教师表彰会,与来自各县区的10名优秀教师代表披红戴花站在主席台上。下午,市教育局派车将我们送到了火车站,把我们领进专用车厢。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火车风驰电掣般地向南昌方向飞奔。

16时许,我们到达南昌火车站。走出大厅,扎着大红花的大巴车早早便在站前广场等候着我们。大巴车在繁华的街道上行驶,窗外处处张灯结彩,气氛热烈。大巴车把我们送到了赣江宾馆,服务人员热情地把我们引进客房,帮助安顿好我们住宿。晚餐十分丰盛,很多菜我闻所未闻。晚饭后,省领导们来到每间客房逐一看望和慰问优秀教师代表。当晚,我激动得彻夜未眠。

9月10日9时整,江西省首届教师节庆祝大会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在赣江宾馆大会堂隆重召开。会上,省领导为我与其他代表们颁发了证书和奖金,我们还与省领导们合了影。在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上,我和代表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和重托,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把青春和才智献给教育事业。晚上,省教育厅为我们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从省城回来后,区教育局将我们几个受到省、市表彰的优秀教师组成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区属各乡镇作事迹报告。每到一处,我们都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我们的报告也在广大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其实,我明白自己取得的这点成绩还远远不够,与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也极不相称。但此时正值改革开放不久,国家急需各类人才。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必须要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首届教师节到现在已整整过去40年,我也由激情飞扬的青年教师变成了两鬓斑白的退休老人。40年来,首届教师节的盛况我一直记忆犹新。当年的一幕幕也始终激励着我在教育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直至退休。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925488

编辑:毕典夫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