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变绿,矿成园!这家水泥厂彻底颠覆你的想象

9月8日 18时 阅读 32655

jjrbszb-20250909-001_b.jpg

提起水泥厂,人们总会联想到灰尘漫天,高污染、高排放的场景。然而,记者近日在江西德安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厂区内草坪如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现代工业装置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该公司通过绿色低碳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成功颠覆了传统水泥行业形象,成为了国家级绿色工厂和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深入厂区,企业的调度指挥中心综合管控平台是感受其智能化的第一站。在这里,巨大的屏幕上实时跃动着矿山开采、物料流转、环保监测等海量信息。这里如同工厂的“智慧之眼”,将全厂六百八十多个视频点位的实时画面和监控数据尽收眼底,更将粉尘、二氧化硫等排放数据牢牢锁定在安全阈值之内。

“这个平台就是工厂的‘数据大脑’。”生产部技术管理副主任占晓峰指向屏幕介绍,“它集成了生产经营、设备运行、能耗等关键数据,通过云服务器实时分析处理,并反馈给智能系统参与调控。”数字化智能化为传统生产注入了新活力,实现了“一键输入、全程智控”。通过数字赋能,企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员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综合能耗降低了1.5%。目前,公司正在建设5G智慧矿山,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有望达到95%。

在厂区,一条长达3.13公里的全封闭输送廊道穿山而过,格外引人注目。从卸料点到厂区存料点,高达275米的落差赋予了这条“钢铁长龙”神奇的力量。“这条廊道充分利用了重力势能,”占晓峰自豪地介绍,“新型胶带机在输送石料时不仅实现了零电能消耗,每年还能‘势能发电’22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0吨。”天然的落差从运输负担变成了源源不绝的清洁动能。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德安万年青在资源开采、消耗、生产等环节大力开展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公司的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20%以上,不仅减少环境污染,更节约土地资源。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同样成效显著,昔日的矿山蜕变为硕果累累的果园、生机盎然的菜园和供人休憩的景观公园——工业风与自然景在这里完美融合。

(九江日报记者沈明杰/文 欧阳海员/摄)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